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找不到责任人的时候

(2006-10-17 22:39:22)
分类: 管理手记

今天,我巡查工厂,在生产现场的公告栏上,发现我的一封E-MAIL被打印出来公开张贴,有点让我意外: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

事情要追溯到几天前,我审阅每天产能报告时,发现某天报废率异常,比平常高一倍。报告上这样描述原因:在最终的外观检查工序,发现批量不良品,主要是表面有划痕和脏污,应该是批量落地造成,但询问各工序,无人承认发生落地事件,因此未能找出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我看了这个报告,非常恼火,马上回了一封E-MAIL给生产和品管的相关负责人,主要内容如下:

关于落地的追究问题,其实不一定非要采取问出哪个工序落地的方式,他不承认你也难找证据,除非我们把每天的生产录影,有问题就调出来看,不过目前应该还没这个必要。

只有一个原则:下一道工序是客户,每个操作员的工作应从检查上一道工序的产品开始,中间是本工序的操作过程,最后到检查本工序的产品结束。

根据上述原则,如果是在最终的外观检查工序发现有落地嫌疑的产品,责任应由上一道工序---冲压工序承担,责任人包括冲压工序的生产和品管人员。真实的状况也许可能是在冲压之前已经发生批量落地的状况,但你在冲压工序没发现没反映出来,就是失职,这是不容置疑的。

冲压工序应把责任承担下来,再从自身和上游找原因,而非采取推脱的态度。我们需要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我只有请他走人。

对于工作中的错误,三个原则:

1)允许犯错误,但不允许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2)错误来自制度和管理的漏洞,只有补上漏洞,才能杜绝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就落地事件,请查产品流转过程及所有器具有无改善之处,而不要仅仅去教育/指责员工,我们的改善报告很喜欢写这样的套话;

3)员工犯同样的错误,第一次培训教育,再犯则严厉批评,三次犯同样错误必须予以处分

我没有询问谁把我这封措辞激烈的E-MAIL贴出来,也不想知道动机为何,我只要效果,这要时间来验证,但起码现在有人在重视这种事情,是好的开始。

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作者E-mailpengyangjun@126.com

作者简介:banpeng,真名彭阳军,另一网名banpeng1,企业经营者和网络活跃分子,19715月生,男性已婚,广东高州人,长期暂住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