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在商言商 |
****案例
不参加助手婚礼的总经理
作 者:西伯力
时 间: 2002-12-31 01:21:26
阅读数: 859
昨天参加了一位别家公司总经理助理小陈的婚礼,因为是别家公司的员工婚礼,我自然比较超然,不用一定要发言说些千百年来千篇一律的祝福话,可以看看热闹吃完了就走借机陶冶一回青春的回忆,况且我的发言常常说秃鲁嘴违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还好过后没人追究。
奇怪的是我不讲话自是当然,可应该来讲话的却没来,而且小陈所在的那家公司居然没有来一个人,于情于理自然有点说不过去。抽空我问小陈:你们李总和张副总他们怎么一个都没来,你忘了请他们吗?小陈脸上掠过一丝阴郁的神情,说:我能忘了请吗?我前天准备了10份请柬,发给老总、总工程师、副总和几位部长,可是当我发出四份请柬的时候,老总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你不要发了,这样影响不好,你看别的职工结婚都是过后来上班时给大家发发糖就可以了,最后还补充一句,你不要再发了。弄得小陈满脑子激昂热情变成一肚子的窝囊。
先说说小陈,女,27岁,清秀玉立,原就读某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南韩著名企业驻中国代表处工作,月工资8000元以上,后因不便在此说明的原因转到这家著名私营房地产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工作一贯热情认真,且善于处理公司内复杂的人事关系,受到总经理及公司高层一致的好评,几乎承担了一半总经理的日常工作。
再说说那位李总经理,女,35岁,与其丈夫共同创业多年,开拓了一番业绩,手下目前有五间公司,资产已逾亿元大关,前年办理了加拿大投资移民,现任这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
李总对小陈的印象非常好,起码在我面前多次满意地赞许,否则也不会提拔她任总经理助理并在任命上直接注明按“副总级待遇”,每日有小车接送上下班(遗憾的是两个人一辆车,同车的是65岁清华毕业的总工程师)。
李总所经营的房地产公司目前是这里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通过ISO9002验证,正在投资建设高档住宅花园小区,建筑面积15万平米。李总口上常说的两句话就是:人才第一和现代管理第一。另外她公司职工的工资也确实是这里同行业中最高的。
对于这样一件发生在私营企业里的“小事”,我本不便发什么议论,但因这个李总与我习惯的做法截然相反,不免引起我的一点小兴趣。经我无意中发现,李总的公司里第一副总是她的亲舅舅,这本也不奇怪,怪的是李总为公司安装了监听职工对外电话的“设施”,我现在也不知道这种设施是软件还是硬件,这位舅舅副总每天负责监听职工的对外电话!呵呵。
另外,李总不允许小陈化妆,但她自己每天要浓妆艳抹;小陈用的CD香水本还说得过去,但李总说“太刺鼻了”,但她自己用的香水全公司都可以闻到。
李总的公司员工每天需要早到公司15分钟做早操,上班时穿统一的工装。
今天,李总公司的行政副总突然辞职了,李总立即对所有的员工说:我刚刚把他炒了。前几天她还亲口对我说,这个副总真的非常好。
李总成功了,在同年龄段里她是佼佼者,就象她每当见到一个新的职工或新的朋友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会开车吗?因为她每天开着一辆宝马。
对成功者我只有祝福,新年的祝福。
小陈今天给我电话说,她准备春节前离开这家公司,我劝她冷静考虑后再定。
****我的分析
中国老板往往喜欢以威权治理企业,这在目前员工素质不高.缺乏诚信和敬业精神的社会大环境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之所以说威权而不是说权威,是因为权威是建立在个人魅力和能力基础上,而威权要靠权术和制度保证.
文中的一些表现都是典型的威权表现:
(1)不参加员工婚礼.一来以老板身份参加员工婚礼有降格之嫌;二来那麽多员工,每个人的婚礼都参加岂不是很麻烦?三来参加员工婚礼意味着亲民之举,这不符合以威权治理企业的要求:与员工保持距离,让员工对自己保持神秘和敬畏.第三点是最主要的考虑.
(2)在旁人面前多次满意地赞许员工,提拔员工任总经理助理并在任命上直接注明按“副总级待遇”,每日有小车接送上下班,公司职工的工资也确实是这里同行业中最高的等等,这些都是笼络人心的权术,所谓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就是这样,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为公司安装了监听职工对外电话的“设施”,这也是一种权术,所谓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也.
(4)这些表现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权:
李总不允许小陈化妆,但她自己每天要浓妆艳抹;小陈用的CD香水本还说得过去,但李总说“太刺鼻了”,但她自己用的香水全公司都可以闻到。
李总的公司员工每天需要早到公司15分钟做早操,上班时穿统一的工装。
今天,李总公司的行政副总突然辞职了,李总立即对所有的员工说:我刚刚把他炒了。前几天她还亲口对我说,这个副总真的非常好。
李总成功了,在同年龄段里她是佼佼者,就象她每当见到一个新的职工或新的朋友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会开车吗?因为她每天开着一辆宝马。
最后我想说,各人的治理风格不同,只要不违法,如何治理企业是老板的事情.至于选择哪一种治理方法,取决于行业性质.员工和老板的素质.企业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等方面,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千篇一律.
作为员工,如果你想在企业做或不得不在企业做,就只能适应企业的治理方式,如果你实在无法忍受而有更好去处,可以跳槽,不过提醒各位: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要离了虎口,又进了狼窝!
不参加助手婚礼的总经理
作 者:西伯力
时 间: 2002-12-31 01:21:26
阅读数: 859
昨天参加了一位别家公司总经理助理小陈的婚礼,因为是别家公司的员工婚礼,我自然比较超然,不用一定要发言说些千百年来千篇一律的祝福话,可以看看热闹吃完了就走借机陶冶一回青春的回忆,况且我的发言常常说秃鲁嘴违反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还好过后没人追究。
奇怪的是我不讲话自是当然,可应该来讲话的却没来,而且小陈所在的那家公司居然没有来一个人,于情于理自然有点说不过去。抽空我问小陈:你们李总和张副总他们怎么一个都没来,你忘了请他们吗?小陈脸上掠过一丝阴郁的神情,说:我能忘了请吗?我前天准备了10份请柬,发给老总、总工程师、副总和几位部长,可是当我发出四份请柬的时候,老总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你不要发了,这样影响不好,你看别的职工结婚都是过后来上班时给大家发发糖就可以了,最后还补充一句,你不要再发了。弄得小陈满脑子激昂热情变成一肚子的窝囊。
先说说小陈,女,27岁,清秀玉立,原就读某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南韩著名企业驻中国代表处工作,月工资8000元以上,后因不便在此说明的原因转到这家著名私营房地产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工作一贯热情认真,且善于处理公司内复杂的人事关系,受到总经理及公司高层一致的好评,几乎承担了一半总经理的日常工作。
再说说那位李总经理,女,35岁,与其丈夫共同创业多年,开拓了一番业绩,手下目前有五间公司,资产已逾亿元大关,前年办理了加拿大投资移民,现任这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
李总对小陈的印象非常好,起码在我面前多次满意地赞许,否则也不会提拔她任总经理助理并在任命上直接注明按“副总级待遇”,每日有小车接送上下班(遗憾的是两个人一辆车,同车的是65岁清华毕业的总工程师)。
李总所经营的房地产公司目前是这里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通过ISO9002验证,正在投资建设高档住宅花园小区,建筑面积15万平米。李总口上常说的两句话就是:人才第一和现代管理第一。另外她公司职工的工资也确实是这里同行业中最高的。
对于这样一件发生在私营企业里的“小事”,我本不便发什么议论,但因这个李总与我习惯的做法截然相反,不免引起我的一点小兴趣。经我无意中发现,李总的公司里第一副总是她的亲舅舅,这本也不奇怪,怪的是李总为公司安装了监听职工对外电话的“设施”,我现在也不知道这种设施是软件还是硬件,这位舅舅副总每天负责监听职工的对外电话!呵呵。
另外,李总不允许小陈化妆,但她自己每天要浓妆艳抹;小陈用的CD香水本还说得过去,但李总说“太刺鼻了”,但她自己用的香水全公司都可以闻到。
李总的公司员工每天需要早到公司15分钟做早操,上班时穿统一的工装。
今天,李总公司的行政副总突然辞职了,李总立即对所有的员工说:我刚刚把他炒了。前几天她还亲口对我说,这个副总真的非常好。
李总成功了,在同年龄段里她是佼佼者,就象她每当见到一个新的职工或新的朋友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会开车吗?因为她每天开着一辆宝马。
对成功者我只有祝福,新年的祝福。
小陈今天给我电话说,她准备春节前离开这家公司,我劝她冷静考虑后再定。
****我的分析
中国老板往往喜欢以威权治理企业,这在目前员工素质不高.缺乏诚信和敬业精神的社会大环境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之所以说威权而不是说权威,是因为权威是建立在个人魅力和能力基础上,而威权要靠权术和制度保证.
文中的一些表现都是典型的威权表现:
(1)不参加员工婚礼.一来以老板身份参加员工婚礼有降格之嫌;二来那麽多员工,每个人的婚礼都参加岂不是很麻烦?三来参加员工婚礼意味着亲民之举,这不符合以威权治理企业的要求:与员工保持距离,让员工对自己保持神秘和敬畏.第三点是最主要的考虑.
(2)在旁人面前多次满意地赞许员工,提拔员工任总经理助理并在任命上直接注明按“副总级待遇”,每日有小车接送上下班,公司职工的工资也确实是这里同行业中最高的等等,这些都是笼络人心的权术,所谓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就是这样,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为公司安装了监听职工对外电话的“设施”,这也是一种权术,所谓用人要疑,疑人要用也.
(4)这些表现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权:
李总不允许小陈化妆,但她自己每天要浓妆艳抹;小陈用的CD香水本还说得过去,但李总说“太刺鼻了”,但她自己用的香水全公司都可以闻到。
李总的公司员工每天需要早到公司15分钟做早操,上班时穿统一的工装。
今天,李总公司的行政副总突然辞职了,李总立即对所有的员工说:我刚刚把他炒了。前几天她还亲口对我说,这个副总真的非常好。
李总成功了,在同年龄段里她是佼佼者,就象她每当见到一个新的职工或新的朋友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会开车吗?因为她每天开着一辆宝马。
最后我想说,各人的治理风格不同,只要不违法,如何治理企业是老板的事情.至于选择哪一种治理方法,取决于行业性质.员工和老板的素质.企业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等方面,不会一成不变,也不会千篇一律.
作为员工,如果你想在企业做或不得不在企业做,就只能适应企业的治理方式,如果你实在无法忍受而有更好去处,可以跳槽,不过提醒各位: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要离了虎口,又进了狼窝!
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允许,请勿转载!
作者E-mail:pengyangjun@126.com
作者简介:banpeng ,真名彭阳军,另一网名banpeng1,企业经营者和网络活跃分子,1971年5月生,男性已婚,广东高州人,长期暂住深圳
后一篇:素质高低的话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