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传承和新时代的能力

(2007-11-15 18:51:34)
标签:

随笔/感悟

国际化潮流下,文化的碰撞越来越多,不仅表现在外企本地化带来的一些思辨,也表现在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上的摸索。
其中对待团队和个人的问题上就很值得分析一下。传统的东方文化强调集体协作,而西方文化更多的强调个人能力。
为什么?翻看历史找到原因。
东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农耕文化,强调传承、协作。土地是祖辈留下来的,父子关系是传承,老子永远是老子,儿子永远是下一层级,地位不变。而种地靠天吃饭,靠大家集体耕作,所以强调协作。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狩猎文化,强调个人能力。当孩子未成年的时候,父子关系是哺育,而当孩子长大,有能力自己打猎了,父子就变成了兄弟关系。大家都是猎手,狩猎的能力决定地位。所以想更看重个人能力。
同样我们在东西方企业中也会发现这种历史文化的痕迹,东方文化,特别是在日本得到了极大的发扬,他们对司龄看得无比重要,老员工会有更高的地位,课长是倍受尊重的。韩国也是这样,那里的男人压力都很大,工作时的社会角色有着森严的等级,解决办法就是下了班去喝酒(韩国街头你可以轻易看到很多醉汉),缓解压力,然后上班继续辛苦地劳作,这是传承。而在协作方面,牺牲精神、敬业精神、下围棋等等无不显示了这方面的传统。企业也是以人为中心,看重情感。
西方国家似乎就更看重个人能力,电影里的孤胆英雄层出不穷,他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法律关系,靠严格的制度来维系。看各国的立法也很有意思,西方法律倾向于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法律条文总是想办法杜绝人们干坏事。而东方则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不少条款有着解释方面的不确定性,道德渗透到了法律。
 
互联网打破了东、西方很多传承下来的东西,相互交融、渗透。WEB2.0时代的分享和透明化,给新一代社会主力80后、90后更多的信息,虽然信息量大不免浮躁,但国际化的冲击也是这一代人最好的教材,此时已经不是说集体主义还是个人能力重要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全新的带有时代融合特点的文化,开放的心胸和更为广泛的知识层面成了现代职业人的必须。国际化企业越来越多,国际化思路越来越多,企业的竞争力在哪里?时代最需要我们什么样的能力?
可以在回家的路上想一想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