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从形式开始

(2007-04-10 14:54:52)
标签:

企业文化

分类: 读书这件事

看大学同学小桑的日志,写他回家过年的情形,多么似曾相识的场景呀。何谓文化,大家不知为什么却一定要坚持做的事情就是。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代一代人的形式,在祖祖辈辈心中留下了令人敬畏的驱动力,大家不知道为什么,却神圣地信仰着他。以至于形成习惯、形成意识,最终由形式变为真的信仰。

看看农村的葬礼,对逝去的人的敬畏,对大自然赋予人生命的敬畏。那些明知道是形式却要做并且认真地做。农村人活着是为了面子,即使省吃俭用,但在这种“公众场合”的排场一定要做到位。这是他们最高的追求。

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他的不透明性,而且中国自古以来就以“悟性”为根本驱动力。科学的解释在这个文化里面是缺少力量的。所以我们面对同一个事情,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

中国文化其实是很高深的,如果你看看国外的管理书籍,对中国典籍推崇有佳。而中国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悟,悟得好的层次极高,悟不好的味同嚼蜡,这也是为什么典籍不容易普及的原因。焉知非福的是因为有了这种不普及,使原汁原味得以流传,避免了一些时代流行元素的冲击。那些动不动就多少套路的都不是真功夫,至少知识浅层的东西,大道理是无以言表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不确切,也可能是大道无言心领神会?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意境,那意境是不能光靠文字堆砌来限制的。如何传承文化,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经验,悟得懂的有经史子集,悟不出的有民俗信仰形式,那些说不清的道理,如果能够坚持去做并得到心灵的满足,谁又能说这种生活没意义呢?

相对于企业,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如何传承的呢?这和企业人层次非常有关系。至少可以简单地分为愿意思考的和不愿意思考的。愿意思考的,明事理,要透彻地讲述公司文化理念和我们的追求,以达到心灵的共享,所谓志同道合金石为开,有共同的目标和行动,是组织对大的财富。不愿意思考的,就辅之以活动、宣传,从形式上向着大家共同期望的目标努力。人总是在进步在实践中成长,实践了一个形式,形式做久了就成了习惯,习惯久了,潜移默化地就接受这个文化了。

想到3月刊封面对于春联的不完全解释,突然想探求公司五大传统项目的意义。也许说得清,也许说不清。又想到今年晚会的嫦娥相亲台词,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不禁哑然失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