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晚暮,我们遭遇了生命的难得际遇:月全食之红月亮!
在室外端详着月色,从地平线开始既大又圆,到慢慢爬升高了,浑圆的可爱看着你;再后来开始被侵蚀,左下角有些模糊,逐渐的天狗欺辱呈现;心疼的看着她慢慢残疾,半边被淹没;再后来红色晕染上来,隐隐约约的被染成了150年未见的“红月亮”。寒冷让我有些悲戚,而满满的变色月亮,又心疼又稀罕。
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稀罕,大街上人们稀稀落落的,尽管月亮硕大,但走来走去的人们都未必抬眼。我觉得可惜,但近21点,在我们的大院中,遽然就充满了人声,平日里寒夜的安宁,变成了孩子的欢笑,大人们开始普及知识竟然好几个三脚架竖起,单反相机拍摄着,围着不少邻居,这一堆,那一群。月亮的召唤前所未有的密集。
人们心目中其实还是爱着自然,喜欢着月色。
我心目中的月亮,总是和孤俏的幼儿、内向的姑娘、自言自语的美女、躲在暗夜中怀想的男孩子相互联系着,她的独立无所依靠,她的洁身自好的品性,她自立自强的来去,她心理默默爱着什么却总是作为珍藏留着,于是一双大大的眼睛就定住在天际,湛蓝的暗夜就是她自己哀怜的身影。
其实许多时候,我的月亮,就是老舍笔下的“月牙儿”,一种人格的象征,你迷迷糊糊的伤叹着,又莫名其妙的爱恋着。你的经历和熟悉的,都变成了不知是梦幻还是亲近的气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他人的梦”---卞之琳的诗句似乎总是成为:月色如你所见,你如诗中所言的景观!那种无需言说,却总在感觉中留存的一种气息。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徜徉在苏东坡的趣味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赏月而赏着山水,想着自己的心事,慢慢度过人生的感觉。
这一次没有漏过的满月和月全食,温婉的红月亮的经历,也许就觉得圆满的感知更为充实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