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3-14日,杭州白马湖晨练,天阴,而北京湛蓝天际-----在这发了一个眼、言,续写完一篇文章

开会的奥秘是什么?
三位一体:集中主题思考聚焦自己的思想;倾听学习他人并且判断得失;自我休憩、养精蓄锐
这宾馆的岁月在他人就是度过而已,在我的差旅经验中则是自有施展,包括展开思想和伸展肢体——在宾馆的厚厚地毯上疾走的锻炼保护膝盖又出汗颇快-----这一天我疾走地毯3000米
估计在监控中看到单纯重复来去的我,不是被认为有神经病,就是别有所图的人——但那有怎么样?一个人要自我昂扬的抗拒白眼是一种气度,而收获总是暗自得意

在3000米后,已经流汗,再外出慢行欣赏风景何其惬意?

北京的蓝天无法享受,这里已经进入梅雨季节,但似乎入梅不太像,这清晨微雨倒是江南感觉----绵绵细雨的味道真切动人

会议安排在白马湖---一个立即回到朱自清年代----如此外观的建筑和上个世纪差了90余年
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朱自清的《白马湖》这样开始:“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温风飘潇的春日。”




昨日夕阳中的白马湖环境---

人工修葺的桥梁

白马湖我来了---在你旧有的土地上徜徉锻炼

相当香---香气扑鼻的不知什么花

如果时间都如这般灿烂也就好了

在白马湖会议中和豆豆相聚也是一种趣味

在微雨中我寻找颜色、花朵和幸福



《白马湖》 作者 朱自清
今天是个下雨的日子,这使我想起了白马湖,因为我第一回到白马湖,正是温风飘潇的春日。
白马湖在甬绍铁道的驿亭站,是个极小极小的乡下地方。在北方说起这个名字,管保一百个人一百个人不知道,但那却是一个不错的地方。这名字先就是一个不坏的名字。据说从前有个姓周的,骑白马入湖仙去,所以有这个名字。这个故事也是一个不坏的故事,假使你乐意搜集,或也可编成一本小书,交北新书局印去。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沿铁路的水,再没有比这里清的,这是公论。遇到旱年的夏季,别处湖里都长了草,这里却还是一清如故。
白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个,便是我们住过的屋的门前那一个。那个湖不算小,但湖口让两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见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尽里头,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为姓徐的多。这村落与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来得撑船。后来春晖中学在湖边造了房子,这才造了两座玲珑的小木桥,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驿亭车站。那是窄窄的一条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虽常不见人,走起来却不见寂寞。
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个初到的来客,他左顾右盼,是只有觉得热闹的。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我们住过的屋也相去不远,是半西式。湖光山色从门里、从墙头进来,到我们窗前、桌上。我们几家连接着,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
白马湖最好的时候是黄昏。湖上的山笼着一层青色的薄雾,在水里映着参差的模糊的影子。水光微微地暗淡,像是一面古铜镜。轻风吹来,有一两缕波纹,但随即便平静了。天上偶见几只归鸟,我们看着它们越飞越远,直到不见为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喝酒的时候。我们说话很少,上了灯才多些,但大家都已微有醉意,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若有月光,也许还得徘徊一会。若是黑夜,便在暗里摸索、醉着回去。
白马湖的春日自然最好,山是青得要滴下来,水是满满的、软软的。小马路的西边,一株间一株地种着小桃与杨柳,小桃上各缀着几朵重瓣的红花,像夜空的流星,杨柳在暖风里不住地摇曳。在这路上走着,时而听见锐而长的火车的笛声,是别有风味的。在春天,不论是晴是雨,是月夜是黑夜,白马湖都好。雨中田里菜花的颜色最早鲜艳,黑夜虽什么不见,但可静静地受用春天的力量。
夏夜也有好处,有月时可以在湖里划小船,四面满是青霭,船上望别的村庄,像是蜃楼海市,浮在水上,迷离徜恍的。有时听见人声或犬吠,大有世外之感。若没有月呢,便在田野里看萤火。那萤火不是一星半点的,如你们在城中所见,那是成千成百的萤火,一片儿飞出来,像金线网似的,又像耍着许多火绳似的。
离开白马湖,是三年前的一个冬日。前一晚“别筵”上,有丏翁与云君。我不能忘记丏翁,那是一个真挚豪爽的朋友。但我也不能忘记云君,我应该这样说,那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