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2015年5月6日大学生电影节最后一个学术研讨会——22届第6个研讨会结束,今天下午大学生电影节8大评奖之最大规模的学生原创作品评奖举行,本届大学生电影节9日闭幕仪式前的重要活动都将告一个段落。
一个月中,几百所高校参与、20余所分会场开幕仪式剧组见面会、8大评奖、6个研讨会、2本书出版等等,第22届大学生电影节的丰盛已经呈现。而在最后阶段,操持的30余位学生和几位青年老师的疲惫和兴奋交织的景况已经可见。
格外珍惜学生们的努力,那是在无私奉献和遭遇种种阻碍困难中的努力,一个持续22年的品牌,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中不断发展深化。而无需顾念自身遭遇的苦厄,无需搭理不干事人的挑剔,无需去俯就越来越明显的市场经济迁就的一些明星的骄横和做作,无需去考虑种种世俗关系和陈腐的干扰,孩子们的泪水和汗水造就了大学生电影节卑微资金、全部精力搭救的平台,为青春文化的张扬而奉献。我真的爱这些孩子们,锻炼着面对社会的世故积习,不断知道做事无论多么好和纯洁,都是需要付出比汗水还要多的智慧和善良。
将我们为闭幕式总结本届电影节做的“典藏本”的需要发在这里,表达每一次努力做事都要感恩的干事的人,大学生电影节就是做事的平台——
中国电影格外需要学术文化精神的彰显
——为22届大学生电影节典藏本感兴而作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执行副主任 周星
当楼道中红着眼圈的组委会学生们,为了邀请剧组和创作者出席没有经费支持出场费的闭幕式,苦苦哀求着他们为大学生而期望光临时,我们揪紧的心也一点一滴的流着什么液体——每一个年度从事文化奉献的孩子们,都越来越感受到国家文化兴盛的高大上,而也感受到人们也越来越难以抵挡的市场经济的诱惑,奉献者的文化总是需要更为坚定的文化精神来坚守,坚持犹如修炼,需要精神涵养和真实的奉献。所以我们说,持续22届的大学生电影节,犹如一个炼狱,你修炼的是为了国家和他人的文化建树而情感投入,也真切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反响。如果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都如同大学生电影节20余年来接续下来已经成长为中国电影各行业的精英一样,具有了不惜流泪流汗、也不会惧怕虚与委蛇的景观,而朝着踏实的方向不懈努力,中国电影乃至于中国文化就肯定具有丰厚的精神内涵。
当大学生电影节开幕新闻在央视新闻频道和网络媒体播出,相关媒体报道都在陆续展开,8大评奖即将落幕之时,电影节也就进入尾声,“余音袅袅”这样的古人说辞依稀在这里复现。一个多月的大学生电影节在繁重的义务投入中一定会曲终奏雅——因为这里无需去计较交易如何、收获多少,但几百所大学的展映、20几个分会场的陆续开幕、3600余部的学生原创作品投报、超过2014年上线电影总量数十部之多的310多部国产创作电影报名竞赛,都将22届大学生电影节推向高潮。但我们依然要强调大学生电影节存在的独特意义除了最丰富多样的评奖外,还更在于为中国影视文化做出的独特贡献——在中国电影曾经低谷的时候,毫不气馁的坚信只有支持本土电影才能造就电影文化的景观,而不是屈服或者排斥世界电影的消极思路;在人们难免挑剔批评时候,坚守22年从艺术思考、到受众研究再到市场调研,以及给予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电影如何适应的建议持续不断;在中国电影市场丰盛的时候,冷静的辨析雅俗分野,坚守建设性推进的精神鼓励原则。其实,这里的实干精神、建设至上、精神文化鼓励一直是我们不变的品质,于是青春激情、学术品味和文化意识始终确立在践行、正能量和时代演进的务实基础上。文化事业其实自身的行进路途如果不是确立在文化精神上,难免功利至上、暗度陈仓而损毁文化本身。大学生电影节开创了青春文化人自身清纯文化的实践,自然有着独立、向上、审美的境界。而不断的感召青春文化的美好,是区别于其他电影节显著标志。
收藏在这小册中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的实践成果,而22届大学生电影节的孩子们,为每一个文化期望做出了自身精神情感的文化努力,单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自豪不已,因为多少困难、多少支持都包容在实践的记忆中,感谢众多支持大学生电影节的朋友们,无论是领导机构还是业界有识之士,在大学生电影节文化行进的路途上,都留下了精神的印记,中国电影会因此感念你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