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被滴答声呼唤起,看京城断断续续细雨纷纷。
——十一秋来也!
迷梦一般的现实,勾起了朦胧的感触。
朦胧是一种韵味,多少夹杂着美的感觉和哀伤的丝丝味道,于是朦胧只能心底感悟而难以言传。其实文人们多少喜欢朦胧的美丽,因为那是个人的感情,而无关周遭环境。
但环境显然出发朦胧感,试图得到却知道难以得到,期望邂逅的突然却知道美景只在内心中,朦胧的感知自然升起-----其实那是一种心像!
美的召唤来自人类共同的基因,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但美的获得却取决于各自的偏爱,显然,心的指向才是内涵构成,有没有内心的感悟---所谓缘分、感觉等等均是如此。
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期盼,但那期盼却难以实现---而实现了的多半又不是期盼的感觉,实际上人的美好感觉多半在深藏的情感中却未必是可以兑现的现实。
这莫非是悲哀?
其实不是,正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理想---理想是一种召唤,却一当附着在实相中就减损了朦胧的美好趣味,可以抚摸玩味的理想却不是可以硬邦邦矗立在眼前的事实,----世间多少人迷惑在其中,试图将幻象的美把握在眼前于是多半失望而失去了继续朦胧梦幻的可能。
生活在实相社会是幸福夹杂辛苦的,如果你没有心的飞扬,难免陷在嘈杂中不知所以然;而生活在实体社会中的人还有一方自己把守的园田,会去自己经营琢磨,那你的幸福指数一定高,因为可以排解忧伤、产生忧伤的美、创造欣赏的幻境。
其实,不懂得拥抱现实生活,不知道正是实相产生心相的激发因素,也难以得到幻境的满足。
拥抱你所触及的一切,却有能生活在自我秘不告人的精神情境中丝丝感悟,那就是每一刻都充满美丽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