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论坛的遭遇

标签:
艺术学理论会议哈尔滨 |
分类: 艺术教育 |
2013年9月11日哈尔滨,全国艺术学会学术论坛。经历颇多---丢失证件、多次改签、重新买票!
前一晚晚暮时分下楼去机场,想想检查一下,居然丢了身份证了,急忙开始寻找,却被捡拾在10公里外的学院门卫处,亟亟调集学生寻找打车赶来,再打车奔赴机场,在最后时刻赶上飞机。
等待的时光看夕阳西下的情境----
我大会主题发言
我发言部分内容——艺术学理论必须解决理论认知问题
1、哲学思维的实现与否,即艺术学理论是艺术门类需不需要除了各自的学科标示外,还具有哲学性思维认知的核心。其实既然艺术与科学在最高意义上同样重合性重要,而艺术就具有需要保卫和确认的哲学生存意义,艺术学理论首当其冲的是在这样的高点上进行理论思辨和价值认定。不能理解艺术没有理论思维的界定,而这就是艺术学理论的首要命题,艺术在什么层面具有人类最为重要的创造自身意义,如何成为超越物质存在的精神生存的集中汇聚,如何扩展人的情感精神领域和表现形态等等,都是需要宏观上的艺术学理论来支撑揭示。
2 --艺术特性是否可以兼顾依存----艺术审美层面的认知-;艺术学理论是一种哲学性的理论学科,但其议论纷纷和些许不被信服感来自艺术分门类各学科理论的声音为主。我以为除了艺术学理论学理性思维不够被艺术人重视外,正是艺术学理论需要加强自身理论价值的难题。具体艺术学科对于艺术学理论的渴望程度不高自有其理由,除了以为自成体系的学科具体理论足以的意识外,对于抽象余外的宏观艺术学理论的偏见也是一个原因,而其根本是艺术学理论在何种程度上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才是问题所在。
3这和艺术学理论对于现实的适应性等问题没有更为明显的体现所然。——现实批评层面的认知----
一般而言,艺术学理论不是如学科理论所排斥的没有用处,但的确有长短处要取舍—我以为艺术史更多让学科艺术史去包容,因为这是依存学科最为贴切的需要;而艺术哲学的思维性责任,和艺术批评的精神不能丢弃,也自然是自身存在的价值。同时,艺术学理论也不是可以包容替代具体艺术学科理论的精确深入论,而是站在宏观的文化思维和精神审视角度的思辨自成独立性,艺术学理论自然无需去指导学科理论,在这一个层面上彼此之间的相辅相成,但可以站在制高点和脱离学科功利性的狭隘,去阐释学理和非操作性的学术规律的判断。
但绝对要提出强调的是,新社会环境下的艺术学理论不容回避的命题之一,是面对现实艺术的难题给予揭示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艺术批评自在其中。艺术批评未必要脱离具体艺术创作,但给予艺术文化和哲学性思辨的现实观照批评,给予艺术学与社会文化发展层面上的认知,对于现实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是艺术学理论不可回避的任务。
在哈尔滨我又几次误点:先是路堵而没有赶上火车,只好改期,等待中写作又误了火车闸门关闭,已经不让一次改签和退票,只有再买新的。来时和走时都有些背运。但观察车站却是有意思的时光---
新买票后有2个多小时,走出车站看到的是美妙的哈尔滨夕阳下风光
那一刻欣喜不已完全没有懊丧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