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道西风瘦马

标签:
北京郊野京西古道马致远秋思历史文学杂剧旅游 |
分类: 生活随感 |
又要临近假期——十一的长长时光,怦然心动也,跃跃欲试也
中秋那天最惬意的是驱车探访京郊“京西古道”---一个和马致远相关的地方
和城里的高楼林立不同,那衰草在门楣上飘摇的景致,一下子让人进入安宁野趣和心境平和的境地
小村落中安宁无言的境况,千百年大约都是如此,走在村中神情自若无欲无求
这是马致远的居住过的故居院内,马致远者---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以字行于世,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作为著名杂剧家,马致远着有杂剧十六种,最为著名者是《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而马致远为大众熟悉的是散曲,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
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在职时间并不长。蹉跎经历中,渐心灰意懒,满腹牢骚,也看破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不知他的作品是不是都在这京郊写就,但作为元杂剧四大家,《汉宫秋》是早期他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其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
静静的小园藏有多少世俗的悲哀?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