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国家纪念新中国电影60年大型研讨会

标签:
中国电影60年纪念国家远望楼校园 |
分类: 电影研究 |
、2009年10月24--25日北太平庄西北角“远望楼宾馆”,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纪念新中国电影60年研讨会“社会变迁与国家形象--新中国电影60年论坛”。
开幕:24日上午9点,远望楼B座四层大会议厅。
我的发言时间是25日上午,并且代表第三分会场总结发言,在25日下午大会闭幕式上。
我所在分会场25日上午发言顺序(远望楼B座第五会议室):
序 |
姓名 |
论文题目 |
1 |
谷国庆 |
即兴发言 |
2 |
邹建文 |
即兴发言 |
3 |
刘桂清 |
即兴发言 |
4 |
周星 |
新中国电影60年美学形态演变分析 |
5 |
王人殷 |
新中国电影剧作探胜 |
6 |
李道新: |
从政治的电影走向电影的政治——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电影工业及其文化政治学 |
7 |
张 |
六十年中国电影叙事流变轨迹 |
8 |
赵卫防 |
中国电影的输港流变及在港影响 |
9 |
潘天强 |
中国电影的代际问题 |
10 |
李亦中 |
中国电影“走出去”刍论 |
11 |
周安华 |
备受压抑的北方农民的灵魂自叙传 ——《红高梁》和第五代电影创作动因探究 |
12 |
李掖平 |
《集结号》:革命战争影片的新突破 |
13 |
|
|
14 |
黎 |
新闻纪录电影的人民美学 |
15 |
||
16 |
鲍玉珩 |
西方学者对中国电影的研究 |
17 |
朱天纬 |
中国电影史料学的学科建设成果及发展前景思考 |
18 |
王 |
中国大片的成长之路 |
19 |
张文燕 |
走过60年的少数民族电影 |
20 |
田卉群 |
行走在空中的影像——试析英模传记片“苦情”模式 |
21 |
唐晨光 |
新中国60年纪录片美学形态之流变 |
22 |
林天强 |
电影新生代的一个发展模型:完全导演与导演资本 |
23 |
左 |
新中国电影的现代化道路 |
24 |
周 |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25 |
张 |
新中国60年译制电影的辉煌 |
第一单元:分会场代表作分会场总结(每人15分钟)。 1、第一分会场代表侯克明发言 2、第二分会场代表黄式宪发言 3、第三分会场代表周星发言 |
第二单元:闭幕式 1、电影局局长童刚作会议总结。 2、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傅红星宣布论坛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