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痛且不快的做完今年的硕士生推免考试工作,看近50人的面试推荐考试者,多是重点高校的影视精英生源,却要在区区电影学科、广电学科可接受的校内外共6-7个名额中相拼,惨烈在还没有复试时就痛感着。
急剧缩小的研究生名额并没有阻挡住期望进入的生源,只有当你在端坐中看着对面一个个准备充分的对答,期望更多时间阐释而被选中的眼光时,你的心会隐隐发痛:因为只有那几个名额,注定要按照分数先后录取,而被刷下去的都是好样的。
有直心眼就要上北师大影视学科的信赖者,尽管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信赖,但那份只报我们的信赖还是让人心痛。今年各个学校包括北师大的政策是只能选取校内校外非此即彼的抉择,一副推人出去的不在乎,而学生如同赌博,最好的学生自然想新的选择却面临越来越闭紧家门的外校把守,于是可能出不去也回不来。
政策的出发点似乎是:好处不能都给你占了,谁叫你不选本校呢?但其实好的学校应该是把最好的人推向更好学校以造福社会和证明自己学校可以培养优秀者。我们越来越拘守自留地和小天地,越来越功利和阴险。害的好学生只能闭锁和屈就。
我迄今只听说有一所高校让更多的学生先外保后允许再回来参加内保,表面上是不公平占有资源却其实是最大限度有利于学生,尤其是培植了自由发展的意识。可惜很少连北师大这样的学校都如此小气。
都不忍心听到落选的其他同学的消息,但事实是必须有大多数优秀生落选。真想帮他们多争取名额却没有可能。
越来越看到我主持研究生工作时极力扩大名额的好处:为许多人避免了血泪拼争而得以受到好的教育,现今在社会上谋得了地位和生存机运。我一直不屑那些责怪招生多的声音,因为他们没有面对那些渴盼进入北师大的眼光,也没有感同身受的作为家人的牵肠挂肚。为什么不为优秀者--多是出色高校的佼佼者争取!一点也不后悔所做的一切,因为从来不在内部争斗名而只到到学校争取名额,所以我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容纳最多到每年60余人,比起现在只有30多每年名额而小小可怜的人均一个研究生的名额来沾沾自喜所谓公平,其实是损害了诸多期盼而不得的眼泪和痛苦的人。因为我们至少有能力,而其他学校的影视学科不起眼却可以几十上百的招收,你看到只到其实在影视界没有多少水平的人现在还能每年招比北师大教授多数倍的研究生时,所谓公平就荡然无存了!
如果说也有遗憾的只是在以往:不时出现学院中当千方百计多争取名额录取了的考生,在进入后转脸变成了挑剔而不知感恩的人,忘却了也许本来是没有资格进入的往事,那时,心疼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了。可惜年年都有不知感恩的学子,也许是时代变了,这时他们成为“你看:招这些人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干吗?”的批评佐证了。但想想,即便这样也是时代风习而不是招谁的问题。如同在车下和上车的人的不同心态。所以也并不后悔!
推免的烦恼其实是时过境迁的系列问题,想想比起他们落选背后不仅是自己的打击还有家人的牵挂的伤心来,我们的挂念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只是有时还是在想:可怜的到底是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