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寞小巷:细巷、小路、大街的情感系列之一

(2008-10-29 07:01:39)
标签:

北京

小巷

喟叹

情感

分类: 散文随笔

    书写昏昏然间已然几个小时,抬头间已经是阔达世界,想想整日屋中学术--学术的研究,有些怅然所失。

    出去吧----学术总会在时间流逝中增长,生活却要在点滴中体味,大好春光总在天下而不在屋中。

 

    ----于是陶陶然游览在微风和阳之中。

    游览在路途中,悠然有了后面的写作设想:关于细巷、小路、大街的梦呓系列。

 

    1、关于细巷---

    我家的院墙右手,是一条细巷,蜿蜒曲折之中,星星落落居住着人家,晚烟升起的时候,总是飘散着烂熟的饭食之气。白日的时间几乎没有人烟,大约都在生计的奔波之中吧。偶尔有一个半个(孩子算半个成人)在细巷中歪斜或跳跃,衬托着匆匆走过的行人,构成乐音的疾缓节奏。每每走过,都追踪着自己的足音,噼噼啪啪之间几乎变成了铿锵的演奏,多好笑自己的自恋,又感觉只有这里的遗存环境才能派生出这样的唏嘘感觉。

     细巷其实是一个残留的边角地,周边残旧破屋已几乎被拆除,也多已经变成了绿地,但唯有这里还保留着一个角落。生存在这里的,听口音几乎是河南乡民,老乡连带老乡的,聚集在这里构成他们自得其乐的生存空间。

    猫啊狗啊的总是驯服的趴着,一眼看去都不是名贵的种子,但依偎的神态,也还是普通人家自得其乐的满足。

    一次,我蹲下看那只有些残疾的小狗,灰头灰脸的,却看出了心甘情愿的感觉,有些喟然。

    平日这里平平常常,细巷还是细巷,风从这一头吹过顷刻间就荡然无存,巷子中间是一个其实比较糟糕的老槐树,所谓糟糕就是枝叶既不鲜亮、枯干尘灰堆积,模样也并不可人。谁走过树下,都没有兴趣抬头。但最为难受的还是落雨时节,原本坑坑洼洼的积水在平日就“余”味无穷,雨水一来就漫无边际的堆积,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气味。这时,自行车划过就溅起污水,扬起泥土酸气腐气。

    细巷其实是残巷,处在欲拆不拆的尴尬之中,不定早晨起来,就不见了踪影。也是,那种遗存怎么和大都市的景观相依存?总有要从凋落掉落到无影无踪的结局中。但一想到它将要湮灭,想到生活在这里安分守己的外来人们,总有一种悲天悯人的伤感意味。这时,就会格外关注细巷的子民们的眼神----依旧坦然而自得,于是有了一些安慰。

    昨天傍晚走过细巷,夕阳淡淡的落寞,细巷也空寂无人,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了解这里。

    ----譬如,这时脚下的沙沙声格外明显,枯干的树叶千百次被匆匆踏过,已经都是细碎的沫沫,堆堆重重,看来是行人做了第一遍无谓的践踏,秋风做了第二遍的收集,而我做了第三次的哀悼了。想来不免有些悲哀。

   ----又譬如,夕阳镶边中看那棵老树,才发现不是到处老旧,靠东指向东方的弯折居然青葱可见,细叶微微颤抖着,生机勃勃;而衬托着西边的枯干有了一层沧桑的历史感,遒劲骨感。油然多了一种崇敬的感觉。

    走出细巷回望,静静的阡陌中隐含着超出以往知晓的东西。一个存在就是历史,一个伴随就是经历,一个空荡荡的细巷中其实也悠扬着难以察觉的乐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