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士研究生要求:回答研究生招生问题之三

(2008-10-07 06:44:51)
标签:

研究生

考试

博士

教育

分类: 艺术教育

    每年一度的博士生招生还没有开始,但前来探究深造的高才已经络绎不绝。

    一、回答博士招生不能不谈我对于博士生的要求:

    博士阶段是一个确立研究品性、独立学术探究风格和凝聚学理研究思路的阶段。

    一个博士研究生,应该是具有深厚学术功底、理论知识储备到位、学理思路比较清晰、掌握学术基本方法的研究者,所以,博士生不是要求依照导师思路来研究的一般学习者,而是按照学术规律来探索某种理论问题的研究者,这一种“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差异,是我对于博士生与一般研究生之间要求把握的关键。

    博士生应该具有掌握学术前沿的能力,其实也就是博士生应该对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具有天然的喜好,知晓一般状态、了然已达成就、把握常态问题、熟悉史料方位。在这一领域中可以说出个子丑寅卯,有自己的眼光和对前沿基本问题的认知。

    博士生应该主动探究问题,不是被导师推着往前走,而是推着导师向自己的思路靠拢。勤奋自然是研究者基本素养,提出问题是研究者的必备素质,使自己的见解超越自身局限而影响他人是研究者的天然任务。

    博士生在广博和专精问题上应该结合而有侧重。

    没有广博的素养、视野和心胸不叫“博”士,文科博士只会自己狭小领域中的定点知识会限制了研究的深入;没有对于专业视域中核心问题的深入研究,“非我不行”或只有我才能简洁明了说清来龙去脉的能力,也不是博士的深度。但好的博士应该专精结合而偏向某一方面,或者在广博背景下的专业精到,或者是专门问题头头是道而又有难不倒的广博性。

    谁叫你你是博士呢?应该超越常人。

 

    二、博士考试的基本要求。

    1、参考书问题。基于对于博士的期望,所以一般好学校都不给考博者提供参考书,因为参考书时常成为死记硬背的对象,既限制了学术考察的明晰度,又失去了发挥考博者水平的触发作用。考博就是要考察综合学术能力、现有理论素养、专业眼光和知识储备。博士没有统一标尺却又有无形的学术衡量高标,所以开具参考书对于导师和学生而言是双重的危险。

    2、题型问题。考博试题各个学校不同,主要取决于考核什么?考核综合判断能力、考核知识储存多寡的学科,时常有一些小题出现。但我们的出发点在于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理把握、以及学术写作努力,所以一直坚持考大题。每一个考题就是一篇大文章,文章有否模样自然是基础,逻辑展开无疑是判断重要因素,学科知识的了然和运用是决定性因素之一、理论深浅显然至关重要。

    3、基础课和专业课问题。每一个有博士招生规模的学校,一般都有二级学科多个方向综合基础的考题,在同一个层面上考核基础理论水平。我们的判卷也是由不同导师同卷判断综合打分,加上匿名考卷的措施,避免个人主观性的偏差。专业方向考题由导师按照自身研究的要求判断,突出专业特点和个性要求。我的考题通常给予考生选择的余地----出发点在于不是由考题熟悉不熟悉来筛选,而是由考生可以作答的前提下判断综合水平发挥展示的得失。

    4、面试问题。博士考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面试,每年考试的人数一般都多于招生人数,(去年报我的博士考生多达46人)于是面试也还是一个有效的考察阶段。以往我喜欢在笔试完直接进行面试,一为了和选择导师的考生能够见面不枉报考一场,二为了避免考生多跑一次,三也为了多一次机会判断考生。但由于人数一多只好在分数线下来后依据书面考试筛选完再面试,一直有一点遗憾。

    5、考题提供问题。一般高校都不给考生提供以往考题,原因如同前所说,避免考生拘泥在考题样式中忽略对于学理探究的自觉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