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时事评论 |
分类: 文化问题 |
在七九八看到的多是有别于传统艺术作品的新异创作,无论是风格、形态、样式等等,都是如此:
街道四处都是独特或粗俗的表现,无论如何,走到哪里都可以感觉到艺术氛围,比起上海的所谓艺术社区来,这里个性的表现更为突出也更为地道:
到处都是指路标签,密集度显而易见,可见艺术是个性也是需要彼此汇集,在一起就显示了汇聚的力量。
展厅各式各样,这一个背景中的画像可以窥见当下时尚的现代图景,在许多地方,这一类绘画最为时尚:
比如,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当代味道”似乎朴厚又抽象无比:
七九八正在展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八五新潮"展览中(收费,学生票只十元),从中我看到许多历史的回响,我们经历了那段历史,一个个人名\一个个事件\一次次历史的翻新都历历在目,另人流连忘返。而在当时,新潮带来的是如何触动人心的创新?
一个画廊阁楼上,展览的是在照片上涂色绘画,有些“土、古、旧”,又有说不清的感觉,站在那就有思考也被人思考:
中午在七九八街道随意的一个餐厅填肚子,就连餐厅中也设置有这样的图景:
而在上海时,我在寻访莫干山艺术街区失望后,到绍兴路,才发现为了商业收益,批量生产什么行画最为惹眼:到处都是工匠在剽窃涂抹方力均和张晓刚的风格,我随意走进去,瞟一眼过来的年轻画师都毫不在乎,他们还毫不隐晦主要是外国人来买。留此橱窗存照:
返回北京的路上感叹时代已经变化,在飞机上看到最新报到,最近的拍卖会上陈丹青的《国学研究院》拍到上千万元,陈教授自己都觉得匪夷所思。
一个展厅专门陈列的是对于西洋经典名画的遮蔽拆解而构成的“创作”,站在那里,想艺术的无拘无束也可以如此,不知道如何判断:
当然,这是常见的构思画面,现代就这样匪夷所思:
而一个禁止拍摄的地方,是立体现代的雕塑,宝贝一般怕被人抄袭,想想也是被偷袭怕了,我就为了上传而拍下,好在不是为了模仿:
七九八,一个奇妙的地方,下次要去宋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