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的风格是超越冯小刚以往创作的幽默、抖机灵、嘲讽世事的本能,而进入刚性十足和人性探究的另一个境界。我之欣赏就在于电影艺术应该走到艺术内涵追求的道路上,至于采用商业类型因素还是艺术风格化追求,都是第二位的。本片的丰厚性撞击人心,主人公谷子地的性格和情感既是东方式的舍己为他的大度境界,又有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执着个性,最终其实就是人本的追求。在影片中,我们找不到冯氏常态的对凡俗的津津乐道与自鸣得意,而看到定位于人性性格铸造的顽强,精神的追求赋予影片自然的深刻性。
于是:东方英雄主义的复苏在影片中就难得的得到体现,希冀人的血气方刚的雄起的悲壮,以及恢复红高粱般精神就从未能影片动人的主要因素。中国电影东方艺术风格的弱化,明显显示为趋同于域外而减弱了民族精神。使得人们格外迫切需要一种艺术生命力的冲击。自从80年代中国电影公认的一次高潮中诞生了包括《一个与八个》、《红高粱》为标志的人性高涨的创作,我们在感动之后却发现中国电影的温文尔雅逐渐占据上风,给予人性冲击的创作日渐减少,温厚的感动不少,温情的抚慰更多,触及生命视野的撞击性创作已经缺乏。中国影象要发展,不能不有生命感悟的锐痛刺激。这样的艺术才有撞击力度。
还有,人性悲哀的描述在影片中格外突出,一个遵守军令的人却以巨大的代价发现其实集结号没有吹过,巨大的反差袭来的重压令人心悸。而为了死去战友的安宁,为了自已身份的认同的执着,都复杂的呈现事物难以遮蔽的后面因素。我们何止看到一个集结号和一个幸存者的悲戚,也看到我们一生中都会与道德难以言说的悲哀。悲哀是一种力量。影片还让我们看到激情和忍耐的中国意识,这在许多电影乃至生活中都萎缩了。主人公作为人的本能的倔强仿如当年的荆轲,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怪异的坚持却凸显出人的根本生命意识和不屈不饶的精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