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文化问题 |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如下:
"彭宇是南京一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去年11月20日,他从一辆到站公交车上第一个走下车,看到一位老太太(后查明是徐老太)倒在离站台不远的地方。彭说,出于好心,他忙上前将其扶起。徐老太的儿子赶来并提出:“我怕忙不过来,你能不能一同去医院?”彭同意了。当得知要花费几万元换人造骨头时,徐老太一拍大腿对彭说:“小伙子,就是你撞的啊!”今年1月4日,徐老太向法院起诉,要彭赔偿她13.6万余元。
4月底,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彭申请向当时出警的派出所调取原始询问笔录时,派出所借故拒绝。有人指出,徐老太的儿子正好是警察,其中或有蹊跷。而现场目击证人坚持说,徐老太的确是自己摔的。
法院9月5日做出一审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4月底,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彭申请向当时出警的派出所调取原始询问笔录时,派出所借故拒绝。有人指出,徐老太的儿子正好是警察,其中或有蹊跷。而现场目击证人坚持说,徐老太的确是自己摔的。
法院9月5日做出一审判决,彭宇被判赔45876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判决书中还称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两个月前庭审期间坚持“以后碰到这种事还会出手相助”的彭宇,在昨天走出法院大门时也没有了当时的坚决,“再不会这么冲动了,”他说。
此案唯一目击证人陈先生高呼:“朋友们,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
天地良心啊!我们社会如何看待是一回事,但我们的人心如此可怕才是可怕的一回事.
我看到网上有对于此事的一个网络调查,在我写这文章的时候(下午)基本数据情况是:
相信彭是义举的为78%,而认为即便是他撞的但由于他的善良态度也应该轻判的占21%。
同时,因为这一判决而回答如果今后自己碰到老人摔倒等会不会救助的问题时,害怕见义勇为却被诬陷的占45%,还会尽到救人责任的是23%。
不良的判决造就的是什么影响?道德人心啊!
前一篇:迎接新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