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愿谈论父亲节,因为我的父亲已经离去。去年的7月!
今天有学生短信谈及是父亲节,祝贺真切而我不能不感谢,但其实,瞄一眼就舍弃开,本能避讳因为凡是涉及了就会有思念,乃至依依不舍,对人对事都是如此。
可今天的确是父亲节,白天在哈尔滨,对方院长大论父亲节并为我解释父亲节就是每年6月第三个周日,我才明白。按照个性,我对于什么新鲜的东西都应该有兴趣感应也应该知道,但就是不知道父亲节何在。看来是主观规避在作用。
于是不能不想想父亲,坚强的也要有点心酸。
抑制住,往事不可追悔!为天下的 父亲节。
晚回到家中,给母亲长途,开始还很好,但转眼之间就低泣哽咽。“我总是想你父亲,不看照片也会想-----”
电话那头是可以窥见的母亲神情。
我无言却要规劝。
但我知道,其实她没有父亲节的消息,但每天都是对我父亲的挂念,忧怀不已,每每电话中间的情景都是泣不成声。“你们不知道,几十年了,怎么能不想---”我劝慰不要老是沉浸在思念中的回答总是这样的答语。
父亲节成了我力求避讳而被母亲天天勾起的日子。其实是她思念的日子。
母亲是回族,从小失去母亲,后来她父亲也很早离身,跟我的父亲50年代革命结合,就这样相携手走了一辈子,自然情意难舍。
人间有无数这样的经历,其实人人都有有这样的劫难。
我们其实无法代替这种关系,这是我越来越意识到的问题。
电话那头,她忽然告诉我后天是端午节,我一愣:端午节?母亲说,端午节要给父亲做几碗,烧一些纸钱。我知道这就是她盘算节日的心思,也就是节日对她的意义。在我们吃粽子的时候,她其实是寻找寄情的时机。
我叮嘱要注意火烛安全,不要太过悲伤。
她却说,怎么能不伤心,都快要一年了,好好的一辈子就这样离开了----
在她的世界中,其实就只有远去的父亲!
于是,为什么会离去,当初不送这个医院也许就好了等等追悔的话就继续传来。我不断劝解,请求她不要说无谓的悔恨话,一个人离去就是命运。
“你不要说,我不看他照片也会想,眼睛一闭就会想,你们不会理解----”
痴迷于那份情感当然要这样说。
但我只能劝说,希望她早点来北京摆脱开环境,改变一下情绪。
她却谓没有情绪,一个人静静在家好。其实我知道她离不开思念的环境,父亲在的地方就是她依恋的地方。
这可这么好?
父亲节其实是母亲节,我可以丢开甚至遗忘离去的人,却没有办法安慰母亲,一对老人的心里依恋竟是如此强烈,超出我的预想。所以,我其实并不理解老人的情感。
嗨,如何是好?父亲节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