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昨天许多朋友们的生日祝贺,生日其实是一个人为关注点,而生命旅途有无数经历和快乐,经历就是幸福。
诸事繁多,借此回顾一番。
1、李宇春。前几天晚从温州回来,在首都机场出站,迎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少男少女,传媒经验告诉我,一定有大众偶像降临,当然不是我而是明星。几个月前在云南机场出站,居然迎接的是十几个女孩打出的横幅:欢迎九球天后潘某某,那时不知什么是九球天后,但那种阵势却记忆颇深。
此刻不知是谁,我缓慢外走,迎面的粉丝们忽然欢呼雀跃,人拥杂沓,扭头看才发现是男性十足的李宇春出来了,欢迎阵势即刻变得惊天动地。
其实,我有点感觉莫名其妙。但现场看到笑意微含的歌星在簇拥下从身边过去,那种味道是微妙的,这个明星其实毫不起眼,丢进人堆都没有人会注意,但成名了就是变成了耀眼的对象,主要满足了少男少女们那份满足感。他们大概是幸福无比。我离去时簇拥的人群还络绎不绝-----
2、温州大学交流。受邀到在温州大学和学生做了几场交流,感觉畅快。温州第一次来,小商品生产汇聚地,商品经济发达。但来去匆匆城市一点也没有影像。但大学的面貌却有一些感受。大学校门很大,属于大扩展的一类,近3万人的学生数量也超过北师大。学科规模特色总体不太清楚,影视研究生在人文学院,艺术学科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和服装学院,分布划分也丰富。我在那的交流自如随意,滔滔不绝,也许属于南方的缘故?也许是本真没有拘束的自然?总之,我十分坦诚畅谈学术发展建设、电影现状发展等问题。自己问自己:为什么比起在本校授课来,自然舒畅?因为这里渴求。(注明:中国习俗是尊敬为上,所以我这书记兼副院长就被省略为横幅上的院长,到处使然我不满意也无可奈何,但打死我也不做那可恶的职务)
3、上海博士答辩。在更早几天,上海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熟悉的博士生们也成为了博士,其中有从北师大出去的硕士,我与他们已经有多年的交往了。祝贺他们成为新的影视博士,我走到哪里都希望帮助实现校际交流,尤其是学生交流。也极尽自己所能帮助各地的学科发展,有时总感到到处都期待发展我也有能力出谋划策并帮助他们,对于自己的学校倒是无动于衷,不是不愿,是没有热情。国际主义也很好,为了各地一样期待的学生!
4、四方“博士论坛”。还是前若干天,在我们学院,参加我们学院许行主持的北京的四所有电影学博士单位参加的“博士论坛”,收获颇多。议题是市场背景背景下的艺术电影,各方精英做了各自的阐释。我全部听完,也发表了自己的评价意见。尤其是对于现代条件下,坚持艺术电影创作的必要性和理由做了说明。自己感觉别具一格。在座的四个单位的
20多位博士就是中国今后几十年的影视研究的主力,他们决定电影研究的未来。
5、广院博士答辩。前天参加广院博士答辩,研究生终成正果都是应该经历炼狱般的坚持。我和广院有相当良好的关系,因为彼此尊重而不是诋毁,从他们那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昨天学院陈书记电话我还一一点到和各个学院的交往,她惊讶不已。
在答辩成功后的聚会中,我被高鑫教授指导照了这样一张照片,这间餐厅是展示文房四宝的,所以我也拿着如椽大笔摆了造型,但当时就依稀有早期影片《西厢记》?中的情景。
也就几天,经历多样,但愉快流淌在期间,为社会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快要赶上为自己学校了,其实值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