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呓语

(2006-10-06 16:02:35)
分类: 生活随感

 
   今年难得是中秋与国庆7天假期同期,由之得以在福州过假期也就能难得在这一个老家度中秋。6日上午中秋日,鬼差神使到福州西湖匆匆浏览一通,
中秋呓语
  有10年未进,故地重游,主要是看看现代闽人如何过节。作为福州传统假日景区,人流如织,但可能只有我是心怀“视”态,神情异样,只在众人之中巡睃。
   发现游者其实主要是三类:过节必须来公众场合的年轻人、全家需要结伴进城放松的乡下人、答应履约带着孩子过节的父母们。
   过节必须来公众场合的年轻人中,包括异性游园的成双对,眼神不在园中美景而在对方,或小心翼翼讨好、或假嗔真怪使性、或初次相约矜持导致保持固定的距离,总之,他们是风景中的风景,人数不多,却格外招摇。还包括三三两两的年轻群落者,结伴就心不在焉,共同而来只是没有场合可以私密,无以家为无聊度日,相邀既无可无不可,游览也就可有而可无。他们是风景中的点缀,他们的注意中心就在热闹景点中却没有凑趣的可能。年轻人并不多见似乎是世风转变,新一代的兴趣中心已经在别处了。
   全家需要结伴进城放松的乡下人构成节日的气息,在福州这里还和以前一样明显。从簇新的衣妆还是可以猜测出来。节日的共鸣其实在乡人心里而不见得在城里居民身上。质朴的脸面和神圣眼神,多少可以窥见出传统民间风味的珍重所在。尽管城乡差别其实已经不大,但明眼人第一眼的感知是不会错的,从周边来公园的喜好和神情之中的重视是城里人不会有的。民俗需要他们来构成,也需要他们来维持,日渐西方化的都市,已经在销蚀节庆的价值,没有乡人,哪里还有易于常日的过节气氛?在这里,我们不免担忧以城里人代表的现代文明在加快人疏离人本趣味的生活,没有多少兴奋感和生活兴趣的毛病,是需要乡野来反哺的。
   自然,节庆游园的主角应该是孩子,和答应履约带着孩子过节的父母们。兴奋的孩子是风景中的风光,父母是风光的庇护者和衬托物。看蹦蹦跳跳的童年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花丛中流曳,不能不感慨真趣的自然珍贵。孩子是幸福的因而家长们也多为风光,只有在这里,游园才是休闲、悠闲的自然状态才真实体现、自然人生的味道才逼真鲜活。不过,还是看到了孩子们其实也不由自主地陷入日常生活的非自然化。看看园中最为热闹的还是入园就坐在孩子绘画、动手做沙画的区域中景象,可见日常生活缺乏贴近孩子童趣的东西
中秋呓语
   离开西湖的时候,看到训斥孩子的家长,孩子啼哭声大,显然是不愿离去而家长已经达到容忍的限度。想想我们小时侯,也就这样做孩子,后来也就这样做家长,依然是不变的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月既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