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车吾人

(2006-09-13 07:29:03)
分类: 个人信息
  开学与同学见面,敏感的学生发问:你的车怎么了? 我的车怎么了?新车啊!第十辆!
"车"指自行车,我的座驾.
 
  很不幸,我的第8辆"宝马"在和我依依不舍近2年后终于消失了.
 
  在前边的博克中,我曾经描述过此车与我的不解之缘,以及失而复得的感悟,回想那时,重新得到爱"JU "后在校园中驰骋自得的状况,好自黯然神伤.
 
  丢车是常态,我无数次说过:奇怪,这辆车怎么还没有丢---是因为现实生活造就了总是丢车而我们可能屈就了现实而默认了生存法则了,见怪不怪了.其实何止是丢车?
 
  即便如此,但其实欣喜该车有福\有缘,不愿轻易远别.也幸运车随主人荣辱与共.
 
  我一直自认为是草根之人,下民之态,所以自然与自行车亲近,但诸多麻烦也随生.某次到马甸南的一个酒店--华北大酒店开会,本能就骑车而去,居然找不到自行车停放的地方,只能在路边安排它的栖息地,会后出来,恭维发言好的嘉宾问我车在那,似乎有为我开门的意思,却惊讶于打开自行车的瞬间,大概是意想不到吧.
  后来还是去那开会,连我自己都羞愧自行车与大饭店并列,于是在远远的地方搁置老朋友,才安然步行前往,行进间想到电影中表现,一般是大户人家避讳露富,而把真的宝马停在街口,或者是让司机远远停车,自己走到目的地,我也大同小异,只是车不同,人差异,心态别而已.
 
  自行车是中国人的贴身工具,外国人需要作为锻炼工具,格外标志着健康而朝气的人生,其实在中国早已解决,不明白的只是我们和他们相反的追求而已.
 
  在我前几辆自行车中都多少有惊险之事,比如在艺术系阶段,我们在北校,为了赶回本校开会,飞快骑行,曾经为突然刹车在前的大车所逼迫,只能猛然捏闸,人在瞬间前翻飞起落地之时,感觉中是一个电影镜头,别人看来只是惊讶的一声"啊",不到一秒.我在飞起之时,脑子里居然包括:完了,这次完了,脊背可能要着地了,有没有知觉打120,能有人帮我到医院吗------真的,经历那个瞬间,自然很好理解电影的主观镜头,时间的延长性,和心理独白.万幸,那个前滚翻倒没有大碍.
  另一辆车在双榆树附近三环路上被路中障碍碰了一下,我自然飞将出去,躺在路上半天爬不起来,几天后腰背依然疼痛.
 
  但那些见证车都一一丢弃,不知新的骑者会不会更不幸?
 
  这是我的第8(也许是第九)辆车,其实在之前6月,回福州照顾老父亲,匆忙间买了一辆新女车,意图是返北京时给妹妹留下,当地丢车成瘾,妹妹只能骑我都看不下去烂的不行的车.但就在第3天早晨,我匆忙买菜时,几分钟之间车消失了,问门口的保安,说不知道.估计是内外连手了.
 
  所以我新买的车至少是第10辆了.
 
  而最为依恋的就是刚丢的了.当年读鲁迅的<伤逝>,其中的小狗阿随被放弃到远郊,居然在悠长岁月后自己回到主人身边,那份感觉悲喜交加令人叹息.
 
  找了这么多天,再一次的奇迹是彻底没有了.
  咳,宝车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