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学生交流 |
http:///2006、4、19
因为大学生电影节评奖而没有时间上网,终于告一段落,看到有点朋友进来问候,特别是学生的朝气闯进来,觉得应该来点轻松的回应。
先给朋友们发一个和我在一起相处7天的全国各地的电影节评委合影,盎然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和他们在一起,也觉得自己回到大学时光。远矣远矣,那样的青葱岁月!
虽然我的学生还不断夸我不象老师,没有酸腐气,其实就是老师,没有了天真气。
丢车是大学校园讨厌却习惯的事,也给我带来种种感觉。因为丢车,所以习惯我丢车的某老师一度见面就问,又丢了吗---不明就里的旁人以为我是丢东西的马大哈。我前一阶段时常得意的仰头不屑地说:没有!颇为得意,似得奖赏,如同冬天来临,第一次拿出大衣,一摸口袋,居然有若干元钱,觉得白挣了一样。
但其实我有时也还奇怪:怎么还没有丢,为什么没有丢---荒唐成为常态,一当正常却有点不习惯。
好景未必长!
10天前,请评委吃饭,在电影资料馆旁边,和同学们打得火热,高兴出门,天晚,街道空荡,我的自行车也失踪了,到处寻找,依然没有。终于丢车了,而且是8个月月没有丢的花车。沮丧不已。第二天昭告众人,不了解的默然,了解的可惜还安慰一下。知道的学生也不乏惋叹的,其实只是一辆车而已,也只是没有丢的时间长点而已。
第二天刚好学生中也出点小事,为了调剂气氛,我每每先说;啊不幸啊,你瞧,我老不丢的车也丢了,可见祸不单行。
我已经开始兴趣十足的考虑买车了,下午观片出来,偶然扭头,发现几辆自行车中,我熟悉的老朋友赫然在那,惊讶不已。赶紧拿出钥匙---本来计划买车后丢弃的钥匙,开车,骑上,自如依旧。那时,春风得意难以言表。怎么车还会回来?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事在几年前发生过一次,我在北师大北小门外靠近北太平庄处停放的车丢了,1个月后在一个地方发现了“它”,就是钥匙换了,面貌依稀还在。我在旁边等了半天,也没有等到开车的人,等人时设想是如何拿住对方还是给派出所电话,后来忽然想到对方八成不是窃贼,而我也没有了买车的凭证,无论是搏斗还是叫警察,都无法证明是我的车而难保不会被对方认定是我诬陷,最后悻悻而去,第二天自然再找不到那车了。
想起往事,哑然失笑。毕竟车失而复得,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得意的骑回学校,在我最为拿手的地方开始亲近车----从南门外向北骑,要经过几个限速带,限速带和左右马路牙子之间都有极为狭隘的通道(也就自行车轮那么宽),我的得意之举是快速通过它而不被磨破车胎或摔倒,人喜事顺,盯紧目标,快速插进,刚刚好通过,顺利。
过后忽然明白,其实只有三种可能,那天1、如果不是饭店内的人替我收进自行车,2、就是有人开错车回家发现错了,第二天还回原地,3、或就是我自己梦游骑来骑去的。3解因为当时有评委帮我一起找,显然是胡思乱想;2解在目前情况下似乎也是臆想;只有第一种可能。但我没有去问,还是留给自己美好的猜测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