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年群体的信用为何在日渐恶化

(2015-06-16 09:05:15)
标签:

老年

信用

时评

杂谈

分类: 江湖快刀

老年群体的信用为何在日渐恶化

 

文/刀砍天下

 

     据6月2日的《安徽商报》报道,数月前,76岁的曾老太跳广场舞时突然摔倒受伤,她自己说是刚满两周岁的男童小斌骑学步车从背后撞到她,才导致她重心不稳摔倒的。小斌的父母则称,是老人自己后退时撞到孩子,孩子没有撞到老人的能力。协商无果,老人将小斌及其父母告上法庭,索赔医疗费等费用超过13万元。

 

     我对这个案子本来没有多少兴趣关注,让我自感应该唠叨两句的是,诸多得悉此事的网友在事情并未有充分证据证明曾老太咬人讹钱的情形下,绝大多数网友都在批评、挖苦,甚至诅咒那个曾老太,似乎事情已经大白于天下,确实是老不死的老太婆在无耻讹人。望着网友五花八门的评论,我忽然就想老年群体的信用为什么到了几近崩溃的地步。

 

     因为此前的很多涉及老人摔倒的事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边倒地先行认定老人无耻。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时候,事实证明了妄下结论的网友们竟然是无比的英明而正确。老年群体的信用不断地病变、恶化和崩溃,逼得不少良知健在的老年人不得不用应得利益的舍弃,或者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自虐的形式去阻遏老年信用的恶化和崩溃,比如被人撞倒后拒绝接受赔偿或补偿。

 

     其实早在南京徐老太事件爆发之后,经脑残法官的蒸馏发酵,在老年群体中就形成了“讹人有理”的作恶意志。再经多起讹人被揭露的事件之后,法律的无能和道德叙事的蛊惑,又为老年群体中的作恶意志提供了强有力的“讹人无责”的制度支持和意志渗透,讹诈成功则赚,讹诈失败则走,比当年嗜血成性的江湖客还要逍遥自在。

 

     按照年龄推算,恰恰这一波肆意作恶的老年人大都拥有长期的暴力叙事的思想积淀——我们对此几乎从来没有采取过人性的反省和正义的清算,权利自尊意识早早地就被施暴的快感所吞噬,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丛林文化会不断地演绎他们的利得冲动,在任何可能的时刻谋害公平与正义。

 

     以我之见,在现有的制度态势下,老年信用体系的恶化还会进一步加剧,凭着我们对被讹者乐观叙事的道德赞美和部分老年人良心呐喊的努力是完全无用的。除了更多的善意辅助者在其美德叙事过程中遭到重创,也会给老年群体的尊严与权益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更加可怕的是,对未成年世界的病态影响将扭曲渴望健康成长的心灵。

 

                                                                                                                                                      徐才厚为害军队十年的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