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网""中国美术家网"转载李娟《苏州博物馆里觅简静之美》

(2015-10-19 15:19:10)
标签:

文化

分类: 记.暗香

"人民网""中国美术家网"转载李娟《苏州博物馆里觅简静之美》

                                                 摄影:细草穿沙

苏州博物馆里觅简静之美

简静

 

作者:李娟2015-10-09 08:49:40 来源:扬子晚报

初秋的清晨,翻阅吴冠中先生的画。画上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用笔极简极淡,画上大面积的白色是粉墙,黑色的线条勾勒飞檐、门窗、乳燕、春柳、水中柳树的倒影。只用黑白两色,表现出东方文化的意境之美。宛如一首小令,干净、简静之极。

杏花春雨里,去看苏州博物馆,这是大师贝聿铭的杰作。你会被它弥漫的典雅气息深深吸引,简洁的线条,三角形的屋顶,几何图案组成的窗棂,白色的粉墙和灰色的屋檐,完美和谐,让人不由得赞叹,建筑简约之美,竟是最动人心魄的。

在苏州博物馆看宋代的瓷器。人站在一尊宋瓷面前,瞬间安静下来——静美的瓷器竟有一种奇特的气场。天青色的瓷瓶,宛如身着青衫的女子,素雅端庄,闲静少言,盈盈如玉。宋代瓷器舍弃了艳丽和装饰,删繁就简,平淡天真,渐渐向内而求,不再姹紫嫣红。像中年女子,慢慢舍弃绚丽的外表,将人生渐渐向回收拢了,内心逐渐洁净和安宁起来。简静的宋瓷,诠释了一种淡泊典雅,质朴无华的美。

宋徽宗是一位不称职的帝王,但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独创一种书法——瘦金体。瘦,是风骨,金,是锋芒。中国的书法美学讲究藏锋,不外露,刚柔相济,绵里藏铁,浑厚拙朴,暗合了东方文化内敛含蓄,优雅沉静的审美观。可是,他的书法笔锋尽显,锋芒毕露,如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剑,打破常规,率性随意,彰显了另一种凛冽、冷艳,寒气逼人的美。那是一个朝代日落西山的时刻,也是他玉石俱焚的时刻。简静的书法留在光阴里,仿佛见玉碎的声音。

唐诗里的简静之美,大都和雪有关,你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意境优美,诗意和画境交相辉映。简静,原来是雪落梅花,晴空皓月,纸上云霞,陌上烟花。

杨绛先生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此刻,才懂得简静是一种奇异的力量。也是经历如梦繁华之后,内心的豁达和优雅,清澈和安静,那是生命另一种大美的境界。


小记:

本文《简静》原载《扬子晚报》2015年10月8日副刊

被”人民网“”中国美术家网“”收藏网“多家媒体转载。题目改为《苏州博物馆里觅简静之美》

                                                                                               李娟  2015年10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