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文学》:读李焕龙老师《安康女作家散文评议》

标签:
李老师女作家散文群鸟汉水 |
分类: 书.落花 |
读李焕龙老师《安康女作家散文评议》
李娟
一年里季节到了白露,秋风微凉,大自然秋高气爽的季节来了。
院中丹桂飘香,一场秋雨之后,树下落满了金色的花瓣。无风而气清,秋满心间。二十四节气里这样说:“白露之时,群鸟养羞”。念起来,故意盎然,美得无以言表。群鸟养羞”的意思是,鸟儿开始储存食物准备过冬了。好一个“养”字,仿佛一个写作之人,把洁净的文字,一直养在心里,像是蚌里养着的一粒沙,渐渐温润如玉。
收到李焕龙老师的《安康女作家散文评议》一书,近日放在书桌上,随手翻翻,好文字闻得见香气,我就闻见桂花淡然的清香。
李老师的五十篇评论,一篇篇娓娓道来,至情至性,深情饱满。他细致入微地解读、分析、提炼,凝结,作者不曾说透的情思,他一支笔,都一一写尽了。李老师的读书笔记是美文,不是公文,不是应酬,更不是报告。一般的读书笔记往往会成为应酬,但是,他的评论却写得深情款款,风生水起,开阔静气。他的评论和散文一样,从容感性,率性真挚,仿佛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
他仿佛是一位布衣诗人,行走在清澈的汉水边,随手拈来天边的云朵,写下汉水之畔女作家的才情、诗意、善良、浪漫。从他的笔下看得出,安康女作家早已不满足小我的闺阁文学、哀怨文学,她们在题材、内涵、形式、思想获得了多方位的拓展,她们开始关注社会人生,审视个人心灵,捕捉人性之美,思索自我存在的价值,表现出更加广阔深厚的人文情怀。
李老师的评论先存了对作者的珍惜之心,然后还有深深的懂得,幽幽的情思。我以为评论文章最难得的就是懂得,因为,懂得就是最好的欣赏吧。这本书里有对文字的爱惜,对作者的尊重,对光阴的敬畏,对善美的坚守。
我们随着李老师的文字,走进安康女作家的散文,走进她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走进汉水之畔女作家们的心灵,也就靠近了至善、优雅、灵性、温情,走进女性散文异彩纷呈,姹紫嫣红的满目春光里。
作为李老师评论集里的一位作者,我在无言的感动中,数次读他写的《以小见大书精巧》一文,那是他为我的散文《小名》写的评论,感谢李老师,多年来对我的鼓励和关注,我从一位沉默的写作者,一天天成为现在的自己。
因为写作,生活就不会甘于平庸,不会陷入虚空,不会沦于凡俗,我靠叙述自己而获得生命的意义,这是我的精神诉求。写作于我,是一场漫长的抵达,抵达至善、温暖、美好,抵达精神的故园。
作家木心说:“艺术是最美好的梦。”其实,文学和艺术,在本质上大概是一样的。也是当空皓月,枝上花开,都是无中生有,虚无缥缈,梦境一样的美好。可是,她依然带给我们灵魂的愉悦和宁静。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