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斗波:《美文如明月》---读李娟散文《百年的月光》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记.暗香 |
请欣赏著名主持人磊明老师朗诵李娟散文《百年的月光》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HtprZdMsOg/
美文如明月
最近读到李娟的《百年的月光》一文,非常喜欢。作者赞叹民国时期的老课本,说它文字简静美好、拙朴醇厚、沉静从容。不繁文缛节,不喊口号,不唱高调。天性自然,人性温暖。我从作者话里,闻到了民国课文的清纯与暗香。
接着,作者用涓涓细流般的笔调,借助老课本的课文,述说民国语文教育的成功之处。那《蜘蛛结网》,用孩童挑破蛛网救蜻蜓,培育幼小心灵感知仁慈,懂大爱;那《勿贪多》,以瓶中取糖为例,告诫孩子从小勿贪多,懂得节制与取舍,节制取的是糖果,贪多吃的糖果也许是砒霜;那《天然之美》,最适合女生读,课文教导女孩子珍爱自然天成美,莫羡慕人工装饰美,舍奢侈,弃虚荣,若求花容长驻,不如多读几本好书。
民国时代社会动荡,战乱频频,但它的文化教育水准却很高,蔡元培、鲁迅、陶行知、朱自清等一个个大师,他们亲手缔造的语文教育风采卓然,确实让人惊羡不已。
读《百年的月光》,我很自然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我母亲是民国时代的女学生,而且学习成绩一直优异,经常拿到奖学金。母亲受中国传统和西式教育的双重影响,形成了重视文化、思想开明、乐施好善的品格。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做子女的自小心灵受到洗礼,踏入社会得以人性从善。
记得小时候,母亲时常带我去剧场观看话剧,欣赏音乐和歌剧。虽然那时我并不懂得欣赏,但浓郁的艺术氛围,在我年幼的时候,就将文化基因悄悄根植于我的骨髓中。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文化潜质发挥出造血功能,使我的精神天地一次次历经风雨后,又一次次获得朗朗晴空。
因而,我要特别感谢民国高水准的文化教育,因此我才有了一个好母亲,好老师,我也成了民国语文教育的受惠者。
中国文脉强大的生命力延绵几千年不衰竭,就是因为汉语本身具有教育的功能,正如作者说的:“一字一意象,一词一乾坤。”漫步于浩瀚的汉语文字里,古人挥笔自如,把酒临风,逐江邀月,读者不也跟着好不洒脱。汉语自古如玉石,代代都有美文出。
美文如月,洒进你的心间。
《百年的月光》刊《中国艺术报》2012年8月8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