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家胡忠伟评论:纸上的烟霞,蹁跹的风景— 读李娟《光阴素描》

(2013-04-10 19:56:37)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无邪

纸上的烟霞,蹁跹的风景

 

读李娟《光阴素描》

 

胡忠伟

 

收录在《光阴素描》里的文字,绝大部分我都读过,有的还不止一次的读过。

《光阴素描》是陕西作家李娟的第二本书。好多年前,不经意地闯进她的博客里,一读就入了迷,后来竟至于见了署名李娟的文字,都要细细地读一读。再后来,往来就多了起来,写纸条、发短信、QQ聊天,全都是因为她的文章。对于文章,李娟有着清醒的自觉和理性的认识。我以为,《山水文章》这一篇里表达的几个观点,就是她为文做人的追求,也是她向文学艺术殿堂挺进的高标。

她说:“写散文宛如品一杯香茗,要有一份闲情,闲心。闲,是最好的状态,不追赶,不慌张,不急促,不紧迫,不为功利而写作,不为写作而写作。”人世难得是娴静,从容不迫方能沉静处之,得闲静者得大自在。现代的人,追名逐利、为写作而写作者大有人在。难得李娟,安静地守候于汉江之畔,把一盏清茶,沐一缕清风,与明月相邀,沉浸在书香文字里,以温润如玉的笔触,呈现着心灵生活的美好和谐。在《光阴素描》里,她读画品人、谈情说爱、悠游山水、纵论古今,每一笔,每一处文字,都娴静自然,从容不俗,如潺缓的小溪,明净地流向远方,浸润着两岸的花木山川。

她还说:“写散文也是一样,不能端架子,端架子就显得匠气十足。放下架子,放下文字之外的东西,才显出文字的万千气象,如行云流水,自在悠然,有静气流淌。”文章是作者心性、认识、情感、品德等诸多因素的自然流露。端起架子来作文,自然就先失掉了几分“真”,“ 善” 和“ 美”自然就大打折扣了。先贤白居易有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无非为表情达意,如果一味在那里端架子、耍花拳绣腿,不仅读者不买账,连作者自己恐怕也会看不起自己。李娟还引用张潮《幽梦影》里的话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好文章比的是内力,是四两拨千斤。在《旧日时光》里,她写徐悲鸿和蒋碧薇的爱情故事,凄美动人,徐蒋离婚后,在蒋的《回忆录》里,虽然写徐的文字极简极淡,但是在蒋的心里,“从前的爱情沉睡了,它没有消失,一直睡在最深的心底,似光阴凝成的一枚琥珀,安放在生命最柔软的角落,与灵魂相连,生生世世,心心念念。”世间的欢与合,爱情的欢愉和美满,都在李娟的文字里,都在她那颗阔达纯净的心灵里。

李娟还说:“好文章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更是清水洗尘,雨中荷花。”只有内心干净的人,文字自然干净。李娟这些年来,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市,不紧不慢,守候在文字意象塑造的恬静里,不动声色而名闻天下,靠的是内心的洁净和真诚,她把文字养在心里,一处闲花,一树绿叶,一个微笑,一声呼唤,她都着力捕捉,不是为了显摆,不是为了争名追利,是为了内心的和谐美满。大师季羡林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李娟显然处理好了这三种关系,而且她积极地寻求着内心的和谐和完满。读李娟的文字,最大的感受就是纯粹和平淡,这种平淡和纯粹给人带来启迪和感动,让人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内心的和谐。在凤凰古城,她漫步于青石板街巷,在《像》这篇文章里,她看沈先生的一帧照片, “孩童般纯真的笑脸,似清水洗尘。”沉浸在沈从文的照片和文字里,李娟思绪飞越千载,沈先生一生就是那样,“有一双孩童般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睛,一颗纯净的心感受着,温暖地爱着,爱世间值得爱的一切。无论岁月给他什么,伤痛、屈辱、苦难,生命已是繁华落尽,不染尘埃。他的心是沱江的碧波,照山是山,照月是月,都映在他心底和文字里。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好文章是懂得取舍、进退、留白、节制,给人以力量,自省,清醒和悠长的回味。”不论写什么,不论是哪一篇,李娟都遵循着这一点,蹁跹的文字,写不尽她对人生、自然、社会和内心的深情,幻化在她笔下的却是满纸烟霞,让人流连忘返。她写对衣服颜色的挑选,让人想起《诗经豳风》中的那个为公子哥儿赶制衣物的女子,“七月鸣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虽则辛苦,可内心却盛满了欢喜:“七月里伯劳树上叫,八月里纺纱织布忙。染成黑色又染黄,我染的红色最鲜亮,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在《一件衣裳一个春天》里,李娟浮想联翩:“白色的衣服适合初恋时期的女孩穿,因为她没有沾上一点人间的烟火气。雪为肌肤,花为容颜,洁白的衣裙,盈盈一握的腰身,最好再梳着一袭乌黑如瀑的长发,冰清玉洁的美。电影《梅兰芳》中,年少的梅兰芳穿一袭白衫,暮色深沉时走在灰墙灰瓦的街巷上,背影竟就着一种空灵飘逸的美。我以为,只有他那样的男子,才能将白衣穿得如此洁净无邪,超凡脱俗。”除了喜欢白色,还有蓝色,“蓝色有着一丝忧郁和薄凉的美,又仿佛一缕诗魂。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想起秋水的蓝,天际的蓝,水中的青草,秋虫的呢喃,垂柳的倒影,离别的萧声。让人想起‘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仿佛看见一位江南采莲的女子,穿一件白底蓝花的衣衫,尖尖的下巴,水一样的眼眸,美如水乡的一尊青花瓷。”读这样的文章,不由得人不佩服李娟对文字的驾驭力,她最懂得节制、留白,给人无穷的遐思和回味。

李娟说,女子对待最钟爱的衣服,就像对待初恋时的爱情一般,无限神往,心心念念。我要说,李娟《光阴素描》一书里的文字也有这般魔力,邂逅之后,让人心驰神往,沉醉痴迷。

作家简介:

胡忠伟,自由撰稿人,陕西作协会员。出版《未带走的嫁妆》《作文成功之道》《爱是一朵花》。

胡忠伟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40003183

 

 

附录:

山水 文章

李娟

内心干净的人,文字自然干净。

 

写散文宛如品一杯香茗,要有一份闲情,闲心。闲是最好的状态,不追赶,不慌张,不急促,不紧迫,不为功利而写作,不为写作而写作。闲是优雅娴静,从容不迫,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犹如江边依窗远眺的女子,如廊前低回盘旋的鸟儿,如花间翩然的蝴蝶,如临波照影的白鹭。

 

写散文不能端架子,就像唱戏的艺人不能端架子一样。称得上名角的艺人锣鼓一响,笙笛一吹,他就投入角色,忘却了自己,成为戏中的他。戏中的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更是有生命的。在电影《梅兰芳》中,少年的梅兰芳穿着林黛玉的戏装去见爷爷十三燕,爷爷说,下次可不能穿着戏装出来,小心将戏里的人物给弄脏了。可见,在艺人的心中,戏中的人物永远是活着的,干净的,有灵魂的。

 

写散文也是一样,不能端架子,端架子就显得匠气十足。放下架子,放下文字之外的东西,才显出文字的万千气象,如行云流水,自在悠然,其中有静气流淌。如云端上的云朵,如空中的紫燕,低回徘徊,有了灵性和飞翔感。不做作,不刻意,所谓的不刻意,并非不雕琢文字,而是不雕琢性情。写文字的高手如同练武功的高手,比的是内力,而不是外力,好文章则是四两拨千金。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然而,文字的气象、张力、想象力是永远学不来的,有些作家一提笔就有才情逼人,那是与生俱来的。

 

好文章是素面朝天,不施粉黛。更是清水洗尘,雨中荷花。好文章不会写得太满。佛家说,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其实文章也是。伏尔泰又说,乏味的艺术,就是把话说尽。我说,好文章就是一幅国画的留白,一幅苏绣的白云和天空,一杯清茶萦绕在舌尖的唇齿留香。

 

好文章是懂得取舍,进退,留白,节制,给人以力量,自省,清醒和悠长的回味。写作是在挖掘内心的一口井,挖得越深,内心涌出的泉水便越发甘甜。写作一如参禅,那是一种内在的修炼。

 

                                         引自:李娟散文集《光阴素描》

                              本文2011年第6期《岁月》卷首语《山水文章》

 



作家胡忠伟评论:纸上的烟霞,蹁跹的风景— <wbr>读李娟《光阴素描》 

 

作家胡忠伟评论:纸上的烟霞,蹁跹的风景— <wbr>读李娟《光阴素描》

                                                               李娟在水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