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

标签:
台湾宋体品尝时光的味道沈从文故居写作文化 |
分类: 读.流年 |
李娟
一个作家终生要保持的,是一颗对天地万物敏感、天真、纯净的心。正所谓:圣人孩之。
《春如线》一文不是解读吴冠中先生的画,我只是借他的画来写春天。绘画是最直接的艺术,是文学所不可及的。一百个人读一幅画,就有一百种感受与滋味。
一个人,愿意将一生的光阴,执着于一件挚爱的事情,他就会成为大家。
作家车前子的书,读了不少,很有古意,喜欢。
台湾作家朱天文,朱天心,还有她们的父亲朱西宁先生的文字极好,真性情,传承汉语言的诗性之美。
少数民族作家鲍尔吉原野,阿来,台湾诗人席慕蓉,他们所思所写都充满田园牧歌般的诗意。真正的好文字原来是感性和不讲理的,他们自在舒展的书写中,带给喧嚣的尘世以洁净和静美,也带给我灵魂的安宁和抚慰。也正是我所向往的。
关于我读画的文字,是我写作散文新的尝试,写了一系列的画家。慢慢读画,慢慢写。内心愉悦,安然,书画作品带给人是对天地万物的款款深情。
读书和写作一如登山,我穷尽一生也不能走遍。
写作是在挖掘内心的一口井,挖得越深,内心涌出的泉水便越发甘甜。写作如参禅,那是一种内在的修炼。
爱的消逝如同彩虹和霞光,如同清风和露珠。世间一切美好的文学作品告诉人们的,无非是这样的几个字:爱恨情仇,离合悲欢。
好文章是懂得取舍、进退、留白、节制,给人以力量、自省、清醒和悠长的回味。
在凤凰小城沈从文故居看见沈先生的手迹,似乎触摸到他隐忍孤寂的灵魂,心隐隐作痛,感概良多。
读书,不要想着实用,不要有功利心,读书只为了自身的修养。
读书的目的,原来为了和好的东西倾心相见,如:好事,好人,好物,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