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期末考试结束了,一年一度的寒假也悄然而至,同学们将走出校园,回到各自家庭和社会中去,享受家庭温暖和社会教育。在近一个月时间里,同学们应该做什么,家长需要做哪些,笔者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此提一孔之见,希望家长为孩子经营一个快乐、安全、有意义的寒假。
安全应该放首位
过年了,女孩子爱花,男孩子爱鞭炮。可是,每年都有因为放鞭炮引起的安全事故。孩子受伤了,疼痛疼在孩子身上,疼在父母心里,给孩子以后的成长道路带来阴影。这又怪谁呢?老师、家长还是孩子自己?
放寒假了,城市里的孩子生活丰富多彩。而农村孩子除了在家看电视,就是上街捉迷藏、放鞭炮。恐怕学校放假时老师要讲过安全的事情,家长也叮嘱过这类事情,但每年寒假发生的鞭炮伤人事件屡见不鲜,关键是大家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说,安全警钟要常鸣。
亲情教育好课堂
现在许多农村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们期盼父母早日回家过年。可是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或是瞅准了春节期间挣钱多,有的过年也不回来,结果备受冷落的孩子过年期间郁郁寡欢,有的患了抑郁症,有的甚至服毒自杀。
留守儿童本来就极其缺少亲情关爱,聪明的家长不如把寒假作为与孩子沟通和亲情交流的课堂,让孩子接受更好的亲情教育。
了解风土与人情
学生可以在寒假期间,多接触社会,增长课外知识和技能,多了解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为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一些资料。学生将来总是要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利用假期学会一些交际用语和待人接物,多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将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兴趣和爱好
每个青少年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有一技之长,可是他们在日常紧张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往往无暇顾及这些非统考科目,只有在假期中完成假期作业之余,才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业余爱好。
寒假期间,让孩子每天安排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既能加强身体素质,还能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例如滑冰、游泳、打球、摄影、编织中国结等活动,都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指导孩子读好书
假期是让孩子在放松之余,对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有个回顾,这对于下个阶段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假期中,家长除有意识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外,在学习上应指导孩子做到“四好”。一是读好书。家长应多指导孩子读一些名家经典篇目,培养孩子的文学修养。二是写好字。中国书法本身是一种艺术,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但适当让孩子练练字,可以让孩子静心。三是预好习,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下学期课程时减小压力。四是做好文。主要让孩子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便于以后学会总结自我。
查漏补缺做准备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永远没有假期。刚刚结束过的年终考试,学生难免有失利的薄弱科目,应该及时查找“缺”、“漏”之处。假期既是孩子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调整期,也是查漏补缺的“挽救期”和巩固提高的“非常期”。因此,在允许孩子适度放松的同时,还要督促孩子安排好每一天的学习时间,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寒假作业;认真查找平时学习中遗留的薄弱环节和知识点后,进行“集中轰炸”,争取为下学期的学习创造更高的起点。
注意不要增加孩子负担,安排好学习计划,在愉快中得到学习和提高。
李付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