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知识窗往事文摘(2013年第一期·智谋天地)

(2013-01-11 21:11:35)
标签:

转载

谢谢!!

知识窗往事文摘杂志

本期荐稿上稿一篇(2013年第一期·智谋天地)

 

                低下的头不卑微

                    文∕李付春

    明知道此处限高,不低头是过不去的,但仍要强行挺胸抬头而过,那结局肯定很惨。
  曾经看过一个外国漫画,题目叫《陷阱》,其实没有“阱”,而是人们乘坐在火车上,铁路前面不远处的右侧有个很大的画牌,上面画着一个形象逼真的女人裸体画,有的人在车厢里看觉得不过瘾,便把头伸出车窗,此时,一场灾难将要面临,那些人却全然不知。因为画牌不远处就是隧道,那隧道刚刚能容纳火车通过,疾驶而去的火车把那些伸出车窗的脑袋永远留在了画牌旁。
  这不过是一个漫画而已,那就无需考据它的真实所在了,但它却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假设那“色欲”能收敛一点,只在车厢里看,或者发现前面有人遇难了,就赶紧把头缩回来,或者低低头,就可以幸免了。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去拜访一位老前辈,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嘭”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了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想要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了一次悟道,牢牢地记住前辈的教导,把“记住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准绳。
  富兰克林低头的故事,又让我想起了农田里的稻谷。越是籽粒饱满的稻穗,越是躬下身子,把头垂得很低;那些在稻田里趾高气扬、挺胸抬头的都是些秕子,无论是谁走到它们跟前,它始终把头抬得很高。
  我国古代,淮阴侯韩信曾经低头,忍受胯下之辱;三国时期,刘皇叔曾经低头,三顾茅庐,屈身恭请孔明出山……
  他们绝非等闲之辈,让他们低头,何其容易?但他们却抱有一个信念:此时放下架子,之所以忍辱负重,就是因为他们在低头那一刻,就坚信他们的头将来会有高高扬起的那一天。他们不过是做了一个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缓冲”。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遇到事情就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这个道理。低头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气度。当然,低头更先要有一种勇气,假设你放不下架子,就不具备这种智慧,也就很难赢得成功。
  低下的头不卑微,始终昂着的头也不高贵,那就要看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样的事情。聪明的人会在适当的时候,低下他那高傲的头,度过了那段面前的黑暗时期,他们相信,暴风雨过后,一定会见到彩虹。

石顺江摘自《孝感日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