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时不为钱发愁?

(2012-12-21 19:32:28)
标签:

总是缺钱

房奴

孩奴

河北青年报

情感

分类: 散文随笔
何时不为钱发愁?

总是缺钱

·2012-12-19 20:06:15·来源:河北青年报
    农村中学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两千多块;几乎每天都有小稿见报,稿费收入也有一两千元;酒很少沾,烟草更无缘。可有件大事,始终困扰我多年,那就是手中缺钱。

  刚参加工作时,每个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块。讨了个农村媳妇,修盖婚房三间,把父母多年积攒的家底花了精光。等媳妇娶进家门,前前后后,又花了八百多元。结完婚,添了一屁股外债。

  还好,借的钱除了七姑八姨亲娘舅的,就是街坊邻居叔伯娘婶的,没有利息。结婚后,我依旧工作在农村校园,老婆在家种田。说真话,还就是靠家里的粮棉换点钱来过日子,我那百十块钱七扣八扣,根本剩不下几个钱。

  结婚还没五年,一双儿女相继来到人世间。“孩奴”一词是最近才有的,可我从那年代就是名副其实的“孩奴”了。记得有一次,老二突发疾病去县医院,我还是先从村支书那里借了二百块钱。

  孩子们陆续上学了。按我们这里的“土政策”,本校教师子女免收学杂费。每年仅凭这一项,两个孩子就节省三百多元,但是,仍然是难解贫寒。等到孩子读到高中,上了大学,学费涨得我整天扳着手指头盼月底,工资一领到手赶紧给孩子往卡上汇款。

  孩子相继参加工作了,按老百姓的口头禅,该见“回头子儿”了。我们两口子不敢指望他们发了工资给我们,只要不再朝我们伸手就“阿弥陀佛”了。心里盘算着,卡上有半年多的工资积蓄了,小麦、玉米卖了也得两万多元,还有一个牛犊、两个羊羔也要出栏了。一下子手头有三万多块钱,真有些找不到北的感觉。

  这种日子没有持续一年,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来了。喊一声爸妈,就见老婆拿出一沓“老头票”递到儿媳妇手上。接下来,双方家人见面,聘礼一次性就是三万。宴罢人散,皆大欢颜。可是,事后女方父母让儿子捎话来说,等买了房子后才能登记结婚。

  我想,家里这两年攒的钱不都给你了吗?对方说,这点钱也就买半个卫生间。我说,不是可以按揭购房吗?对方说,可不愿意女儿过门后像蜗牛一样一辈子背着壳。最后达成“协议”,我马上凑齐五万给儿子缴纳首付,剩下的房贷,我再每月拿一千,还完为止。

  这“房事”风波刚过,女儿提着一大包礼物上门来了。下车后,后面就是他老公抱着俺家小外孙。我赶紧接过孩子,说:“打车真好,起码孩子不受罪。”

  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吃饭,女婿不停地给我斟酒,女儿不住给我夹菜,老婆旁边揽着孩子。我说还是女儿好,儿子就知道花我的钱。女儿说了:“爸,你脑筋不老吧?都什么年代了,女儿也是传后人,等你们老了,我和弟弟一样赡养您和妈。”

  这话我爱听,心里美滋滋的!可是,女儿开始说着正题了:“爸,您刚才也看见了,我们是打车来的。我下次就要开着自己的车来,不过,我们还差六万多块钱,想让爸爸给赞助点。您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不能看着我们为难不管吧!”

  幸亏女儿在我快酒足饭饱以后说的这话,否则,我这顿饭恐怕又要吃不下了。女儿在走的时候给留下一个卡号,说是借我们的。可是,你借我们的,我冲谁去借呢?

  晚上,老婆劝我,就两个孩子,咱一辈子挣钱不给他们花给谁啊!我说,现在问题是,我们手头没钱。那怎么办?明天分头冲亲戚朋友借点凑点,等领了稿费、发了工资、卖了羊羔再慢慢去还他们吧!

                                                    ■文/李付春

http://www.hbqnb.com/news/Html/aga/2012/1219/206157132490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