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人同读一本《娘》 感念母恩促改造

(2013-07-03 13:22:30)
标签:

彭学明《娘》

安徽蜀山监狱

民主与法制

文化

   安徽蜀山监狱:千人同读一本《娘》 
              感念母恩促改造
                来源:民主与法制社安徽记者站 作者:许永龙  尤仁祥 

http://dfcn.mzyfz.com/data/upfiles/2013-7/3/20137310543.jpg感念母恩促改造" TITLE="千人同读一本《娘》 感念母恩促改造" />

讲得动情、听得入迷

http://dfcn.mzyfz.com/data/upfiles/2013-7/3/20137310437.jpg感念母恩促改造" TITLE="千人同读一本《娘》 感念母恩促改造" />

千人同读一本《娘》感念母恩

          千人同读一本《娘》 <wbr>感念母恩促改造

    6月28日,安徽省蜀山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开展“感念母恩”读书交流会活动。此次读书交流会,是从全监服刑人员撰写《娘》的读后感征文中遴选出10名入围者,以现场演讲的形式,开展读书交流。千人同读一本《娘》,叩击浪子迷茫的心灵,感念母恩,促其加速改造。

    读书交流会上,台上演讲者,饱含热泪,讲得扣人心弦,字里行间中真情流露;台下听得入迷,情感交融,掌声雷动。“《娘》就像一部探照灯,照进了每个服刑人员的心中。”《娘》引发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服刑人员陈某的《母亲的瓜子仁》中,将母爱情景再现,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嗑出如小山般地瓜子仁,在日后的会见中带给服刑的儿子,当他面对瓜子仁,再看看饱经风霜的亲娘时,“扑通”给自己的母亲跪了下去。还有一位服刑人员的母亲,拄着一根拐杖,拎着一只竹篮,一路行乞到合肥,目的就是为了探视狱中的儿子,激励他加速改造。

    “彭学明的《娘》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共同的母爱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对娘的种种愧疚和亏欠,从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参加读书交流会的服刑人员表示,他们都是多次阅读《娘》书,并大受感动。服刑人员吴某,对亲人充满仇恨,与母亲形同陌路;读了《娘》后,与作者产生共鸣,愧疚地大叫一声“妈!”。他表示要努力改造,重新做人,争取早日出狱报答亲人。

    此次服刑人员“感念母恩”读书交流活动,是蜀山监狱第四届“苏悟文化节”活动的一项内容,旨在进一步推进监狱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不断走向深入。据监狱有关领导介绍,活动前期,监狱充分利用狱内宣传载体的蜀苑网和苏悟报,以连载的形式,全文刊登了我国著名作家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并及时在服刑人员中启动了读后感征文和“读书讲用”活动,一本《娘》书,引发了全民阅读的热潮。

    据了解,近年来,蜀山监狱高度重视监狱文化建设,总面积约160平方米图书室和阅览室,目前藏书已达2万多册,每年订阅各种报刊杂志30种以上;另外,每个监区均建有约2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监狱每年都通过举办书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周读一本好杂志”、推荐重点书籍或刊物等多种途径,引领广大服刑人员端正改造态度,培育良好心态,增长文化知识,提升品德修养,走好改造之路。

    新闻连接:长篇纪实散文《娘》的作者彭学明,是我国著名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新华社先后三次面向全国发布通稿,倾情推荐《娘》,中央电视台的十八大献礼片《为时代放歌》,将《娘》作为唯一的一部文学贺礼重点推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全国上百家报刊也都倾力推荐了《娘》,《娘》成了当下名副其实的、最受读者欢迎的好作品。《娘》被读者誉为“中国版的高尔基《母亲》和卢梭《忏悔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