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学明的多声部
彭学明的多声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247
  • 关注人气:8,5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抄袭者的道歉信所想到的

(2009-06-24 07:03:45)
标签:

文坛抄袭

作家维权

彭学明随笔

杂谈

            从抄袭者的道歉信所想到的

                             彭学明

   

    抄袭我作品的谢XX终于在2009年6月23日的《张家界日报》上道歉了,这件事就算结束了。我本没有把谢谢XX一棍子打死的想法,就是想让他写一封道歉信,以表明是他在抄袭。相对于谢xx抄袭的那几篇作品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最小范围的道歉,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他抄袭的那些文章和抄袭行为还只是家乡那个极小的文学圈知道,远没有像他所抄袭的作品那样辐射很广,他那些抄袭的作品还会以讹传讹,比如入选各种选本等。但是,我也不想再将此事扩大了,我对他说,希望他自己以后慢慢消除消除这种影响,把我的作品权益彻底归还与我,他也还算态度诚恳的接受了。一个人有了错误承认且改正,是值得原谅和鼓励的。我相信谢德才会因此吸取教训,不再重犯,衷心盼望谢xx能够重振旗鼓,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好作品,也希望人们在谢xx抄袭行为上猛击一掌的同时,也为他的敢于承认错误而喝彩一声。我将此文在此放两天,表示谢xx抄袭一事有了结果。为了不影响他今后的发展,我会两天后把有关谢xx抄袭我文章的那篇博文删了,以示我对他真正的原谅和勇于承认错误的鼓励。

    这件事虽然结束了,但从这件事上,我想到了很多。抄袭为什么层出不穷,愈演愈烈?

    其一,是抄袭者的名利思想太重。

    我相信,那些所有抄袭者,之所以抄袭某个作家的作品,都是因为他(她)太喜爱这个作家的这部作品。再喜爱,也不能当做是自己的去抄袭发表。别人的就是别人的,伸手必被捉,只是迟早而已。如果你想引用别人的,就必须注明原作者,并将引用的句子打上引号。这是常识。这些常识,其实对一个写作的人来说,都懂。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抄袭者?主要是名利思想严重!因为发表了作品,特别是好作品,不但得名,还得利。既提高了自己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又可得稿费,不少人还靠写作改变了命运。比如被特招进乡里、县里或者某个部门从事办公室的文书工作等。甚至也有不少像谢德才这样被评为这样那样名人、劳动模范,成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政府官员的。并不是所有写作者和抄袭者都这样幸运,但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成功地名利双收、改变了命运。所以,不断的有人前赴后继地去抄袭。

    其二,是抄袭者有很大的抄袭空间报刊杂志的浩如烟海,给作者们提供了更多发表作品的园地,也给抄袭者提供了偷盗和隐藏的好场所。抄袭者的大多伎俩,无外乎三点,一是把别人发在A地的作品拿到B地区发表,这样的地域差距,往往可以掩人耳目。二是把别人隔年的作品拿到现在去发表,时间的差距,也可以掩人耳目。三是把大报大刊的作品拿到小报小坎上去发表,那些小报小刊反正不为人注意,也可以掩人耳目。有人一定会说,大报大刊的作品,目标也大,抄袭在小报小刊,照样可以发现。问题的是,除了那些人人会背的脍炙人口的名篇,谁记得住是谁的作品?只有作者本人。那么多的报刊杂志,抄袭者隐藏其中,是很难发现的。因为。我们谁也不可能看到每一份报刊杂志,谁也不可能记住别人的每一篇作品,哪怕是影响很大的好作品。抄袭者巨大的抄袭空间,让抄袭者往往如鱼得水,屡屡成功。

    其三,各级作家协会的不作为。这些年,作家协会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上,被人质疑。有些是对作家协会的不理解,有些的确是做得不够。说实在话,作家协会,特别是中国作家协会为广大作家做了非常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得到看各地作家的拥护。但就打击抄袭行为,为作家维权这一块,各级作家协会几乎都是空白。虽然中国作家协会有一个权益保护委员会的组织,但在基层作家协会都没有相应的维权机构。而中国作家协会维权机构的维权空间非常小,赋予这个机构的维权权力只是停留在协调服务上,没有制定出任何制裁抄袭者、奖励举报者的措施。比如,只要某个作者有抄袭行为并得以认定,就发布公告,清除出作家队伍等。任何组织,都奖惩措施,而作家协会在制裁抄袭、维护作家权益上没有任何奖惩措施。这也是抄袭行为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作家协会,应该重拳打击抄袭,并且责无旁贷! 

    其四,社会某些人对抄袭行为的宽容和漠视。现在社会上,对抄袭行为,就像对待小偷一样,见怪不怪了。就像看到小偷不会做声一样,发现抄袭,也不会检举。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一旦原作者发现抄袭者抄袭而维权时,许多人不会批评抄袭者,反倒劝原作者大度点,宽容一点,不然就显得不宽容,不大度,甚至不善良不厚道。就像抓住小偷一顿痛打时,反倒有人觉得小偷可怜,要你把小偷放了一样。“不就是抄袭你的文章了嘛?又不是要你的命,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得多轻巧!就是没有想过,一个作者要写出好作品,那得费尽多少心血?没想过,对一个作者来说,作品就是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儿女被人拐卖走了,不心疼吗?遗憾的是,我们太多的人,都是这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想法。社会上的漠视和怂恿无异于姑息养奸。

    所以,打击抄袭,不是文坛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文坛的事,也事关社会风气、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

    最后,想奉劝所有的抄袭者,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别伸手,伸手必被捉,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附谢德才的道歉信:

    尊敬的彭学明老师、亲爱的广大读者:
  尊敬的彭学明老师。我很喜欢您的文章。多年前,我把第一篇散文《父亲》寄给您,您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帮我把这篇习作进行修改、指导后发表了。渐渐地,您的关心,激发了我写作的欲望。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喜欢读你文章,尤其对您文章中的优美句子特别感兴趣,读了一篇又一篇,读后感觉特别舒服。于是,在自己写出的《住在山沟里的老母亲》、《桑植女人》、《春风一课》、《梅家山》中,抄袭了您作品里的一些章节和语句。这一做法,侵害了您的权益,损害了您的名誉,的确做得不对。在此,向您深表歉意。
  我这样做,既蒙昧了读者,伤害了读者的感情,也损害了我个人的公共形象。在此,向读者深表歉意。
  现在,我已经从灵魂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为一个作家,灵魂应该是诚实的。
  我会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永远把您当成我的老师,记住这一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修养。
  面对关注的声音,面对批评的声音,在这里,我再次向您说一声:“对不起”;再次向广大读者说一声:“对不起。”

                                                     谢xx  
                                            二00九年六月二十二日

  (附:因作者已经小范围公开道歉,虽然道歉轻描淡写,但总算认了错,故去掉名字。算是原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