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甫。(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高寨村人。1985年11月29日出生。2002年12月入伍。身高1米90。魁梧、英俊而腼腆。我们现在每天在中央电视台看到的把国旗高
高洒向空中的那个战士,就是他。)
来到部队当兵,完全是我自己的选择,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梦想。2002年初冬当我把当兵的想法提出来时,家里只能说是基本上赞成,爷爷奶奶舍不得,因为我从小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他们生活。当时爷爷奶奶心痛地对我说,孩子,你年纪还小,就别去当兵吧,听说当兵很苦很累。我说,你们就不要多担心了,我自己马上成年了,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了。奶奶年纪大了,坚持不让我走。但我是挂了秤陀铁了心,特别是当我听说有到北京的兵时,就更加坚定了我当兵的决心,于是我不停地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在我的坚持下爷爷奶奶流着泪水点头同意了。
当时,我只知道天安门广场每天都要升降国旗,但并不知道国旗护卫队,更不了解国旗护卫队。到北京当兵要政治条件兵,也就是说政审十分严格,比到其它地区当兵的都要严,接兵的也把我家里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登记。当时只知道到北京当武警,根本就没想到会来国旗护卫队。我想,能到北京就不错了,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
来到部队,我被选到了武警北京市总队第14支队训练基地,当时按身高挑人,1.8米以上的挑到新训排里,我们一块来的有40多个,就我一个被挑到了这里。刚到这儿不久,一位老兵就跟我讲,你来的这个新训排不是一般的排,等你下连就有可能分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我一听国旗护卫队,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没说话。我说,班长,不可能吧。班长说,现在不一定,你得吃苦,只有过了军事素质关和政治素质关才行。这时,我从老班长们的谈话中多少对国旗护卫队有了些了解,我也没有多想,就一个想法,进来了,就不能被退回去,无论如何也要走进神圣的国旗护卫队,要当上国旗手!
带着这个梦想与心愿,我给家里打了第一个电话。我记得那天晚上下雪,下得还不小,是我妈接的电话。接通电话后,我刚叫了声妈,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说实在话,这是我与亲人第一次分开,真的是太想家了。我妈说,孩子,你怎么哭了,是不是受什么委屈了。我哭着说,没有。我妈问,北京那边冷不冷,在部队累不累。我越听越心酸,泪水也止不住地流着。我说,妈,我有可能进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就是电视里每天升国旗降国旗的那个护卫队。我妈听了高兴得立刻叫了起来,我爸不知道我说的什么高兴事,抢过话筒跟我说话,得知我可能进国旗护卫队,高兴得跑去叫我奶奶接电话。我奶奶离我家有一段距离,刚好那天晚上河南的天气也不好,也下了大雪。我奶奶听说我打电话回家了,高兴得流着泪往我家跑,结果重重摔了一跤,摔掉了一颗牙。
三个月后,我很荣幸地被预选进了国旗护卫队。但接下来还要经过三个多月的强化训练,也就是说要在3月底至7月中旬进行专项强化训练后,再重新筛选。当时进入强化集训圈的既有自己支队的,还有从别的支队挑选过来的新兵。强化训练在北京大兴的一个训练基地进行,可以说训练得没有白天黑夜。刚才我们队长说了,我们的训练的确是苦。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在别的地方可能有喊苦的兵、怕苦的兵,甚至逃跑的兵。但进了我们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无论新兵老兵,没有一个叫苦。因为我们都在心中有一个执著而神圣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走进那36个人的国旗方队里面!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很多战士想来来不了的地方。你不管在哪个部队也感受不到这种崇高的至高无上的荣誉,享受不到这种深层次的爱。总而言之,没到国旗护卫队就感受不到这一切,所以我感觉当时吃再多的苦也值得。部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作为一个国旗手来说,再苦心里也是甜的。
不蛮你们说,我从一个普通的国旗卫士变成升旗手,也有一个过程。我是2003年老兵复员时分到五班的,专门负责升旗,并进行了专项训练。记得当时中队长考虑让我当升旗手时,我还有点担心,怕自己胜任不了这个艰巨而神圣的光荣任务,因为我没有接触过,再加上强化训练刚刚结束不久,心里还真有点畏难情绪。国旗那么神圣那么重要,我能够胜任吗?我能够不管天气多么变幻莫测都能在一瞬间让我们的国旗准确无误地飘扬在蓝天白云下,飘扬在亿万人民心里,飘扬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关注里吗?但是我自己是军人,是军人就应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军人就得勇敢就得忠诚就得在任何情况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我想,既然,党和国家把这么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交给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和培养,我就不能辜负这种信任和培养,就得不辱使命。
为了不辱使命,我冬练冰霜,夏练三伏,把我对军人的理解对国旗的爱恋和对祖国的忠诚,都全部熔铸在了我的实际行动中。
如何“洒旗”,书本上没有现成的教材。只有靠老兵传帮带,靠自己在实践中悉心摸索。“洒旗”是升旗手的基本功,稍有疏忽就会绕杆、绕手,使国旗展不开,影响升旗的质量。为此,我在向老兵虚心请教的同时,自己给自己强化训练。我每天都在跟老兵一起学习训练完后,自己加班在营区内架设的模拟旗杆上反复练习到夜里两点,每天都只睡两三个小时。“洒旗”是右手这样洒出去飘向空中的,需要右臂特别结实有力。为此,我加紧训练右臂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平时训练,我就拿一个3公斤左右的铁饼向外撒洒,一撒就是几百次,一个课时一个多小时,一练就是上千次。有时,我也会拿哑铃上3公斤左右的铁片进行抛撒。刚开始每到吃饭的时候,我的右手臂酸肿得根本就没法使了,只得用左手吃饭,虽然吃得慢,但至少还能拿起筷子。由于当时练习强度太大,我的右臂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关节炎。一遇天气变化,右臂就特别疼,酸,涨,有时全部是麻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身体的协调性练好了,右臂的臂力也练出来了,现在右臂明显比左臂粗,连衣服袖子都捋不上来。
最主要的,我还是在琢磨,要是遇到刮风天、雨天等恶劣天气怎么办。风有顺风和顶风之分,顺风时,旗帜容易洒向空中,要是风向稍微有点偏差,长5米、宽3.3米的旗帜就会抛洒不开,飘飞不起来,甚至会裹成一团,缠绕在旗杆上,那可就丢了大丑。于是,我每天在升完旗降完旗后,只要刮的不是顺风,我就会跑到模拟升降国旗的地方去练“洒旗”。时复一时,日复一日,,我终于摸索和掌握了一套“洒旗”方法,能够做到无论天气多么恶劣,风怎么刮风向怎么偏,我都可以改变抛洒的角度,很好地把国旗升起来。
对于升旗手来说,降旗比升旗的难度更大。降旗时,如果遇到刮风天气旗子就会来回摆动,不好控制。但无论如何,作为旗手,我是不会让国旗落地的,这不仅是国家的尊严所在,也是属于国旗法的规定。当国旗降下来时,我抓到哪就是哪,紧紧地抓住,不让国旗落地,然后两只胳膊托住旗子,送给方队的擎旗手。
降旗时有个收旗动作,左手抓旗杆,右手把旗往里收,一下把旗子收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旗手的右手就必然要碰到铁杆上。由于要求动作迅速利索,旗手的用的力也就很大,与铁杆也就是硬碰硬了。在练习收旗动作时,我右手的皮都掉了成百上千次,反复地练,皮就反复地掉,掉了烂,烂了掉,手套也跟着烂了许多双,最严重时,手套与磨出血泡的手粘在了一起,当揭下手套时,那种痛是钻心窝的痛。现在我的右手掌是厚如砖头,老茧就有一寸厚。
因为是首席升旗手,我成了军人中的明星。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视台经常来采访,做节目,我感到骄傲自豪,却不敢有半点懈怠和自满,而是更加努力认真。我家里的父母亲人也从没有为此进行过炫耀。我父亲一再告诫我,亿万人民瞩目你,并不是你怎么了不起,而是国旗的神圣,是国家的强大,是中国人民的了不起,只是这个工作让你去做了。他还说,人们仰慕你,并不是你多么伟大,是因为你站在了国旗下,守在了国旗下,是因为你是一名光荣的升旗手,是人们对国旗怀有深厚的感情。无论如何,你都要把每一次升旗都当作第一次,不要感觉时间长了,兵当老了,就把工作放松了。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你个人,你代表着一个国家。我的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但他对国旗和国旗护卫队战士的理解,却非常质朴而深刻。是的,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的是中国军人的形象,是中国人民的形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形象。我站在国旗下的姿势,就是中国军人的姿势、中国人民的姿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姿势。我相信,我和我战友站在国旗下的姿势和形象,是世界上最美的姿势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