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约谈18
标签:
惊吓区别癌症班主任学校 |
分类: 教育随笔:约谈 |
约谈18
图文/韦步峰
照片编号:IMG_20210323_072151(清晨,学生在清扫校园)
在我耐心讲解的时候,小姜的姥姥一直在“哦,哦,哦”个不停,看上去好像听得很认真,表示很认同。但在她强装出来的关注的眼神里,很分明藏着观望和配合的努力——或许我所建议的方法,她早就听说,也说不定还使用过。
我没有在意她的反应,很周到细致地说完之后,进一步说道:“这些用科学原理解释不了的玄机,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是不会相信的。我儿子小时候很调皮,白天里与他的伙伴们疯闹得很凶,经常因为受了惊吓而晚上从睡梦中哭闹着醒来,或者身体剧烈抖动睡不安稳的情况。医生说治不了,只好求别人的偏方,最终得来这两个方法。还别说,很管用。起初我很反对,责怪家里人简直就是在搞影视剧里的道佛法式,认为只是装腔作势地糊弄人而已。可谁知,这方法真的很管用。我曾亲眼见过茶杯口规则的月牙状,也见过原本横着漂浮在水面上的刺槐针刺,果然有一枚竟然竖起来,刺尖直指碗底。更为神奇的是,出现这两种现象之后,儿子便睡安稳了——真是很奇怪,我至今都没有弄清楚其中的道理,也曾向别人请教,至今没有结果。”
“嗯,”小姜姥姥赞成,“有些偏方治大病。医院看病,也就那么回事,无论什么病,一圈检查做完开一大堆药,吃好了是它,吃不好也是它。”
我很想借机说服她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道士,以免被骗取更多的钱,但终于没有说——或许在别人看来,刚才提供了两个“玄机”的我,与那些以骗人钱财为生的人并无二致,都是玄之又玄得神乎其神,唯一的区别也只在于别人收费而我提供纯粹出于自愿,出于对小姜早一天康复的希望。
对于我刚才的一番“演讲”,倒是小姜和她的班主任听得很认真,聚精会神地默不作声,直到我说完,才缓了缓神色,继续配合着我们的谈话。
“听说小姜很小就由你抚养,一定为此劳神费力不轻吧?”我问。
小姜姥姥把身子努力挪动了几下,朝火炕的里面,靠近厨房那扇窗歪了又歪——看得出,她在忍受着疼痛——说:“是啊,刚断奶就送来了,一直养到这么大。她长大了,我也得癌症了,很会就……”
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无论什么话题,总往让人情绪低落处引。
“我看到相框里的照片,那是你舅舅一家吧?”我问小姜。
她点点头。
“几岁了?”
“六岁,”小姜姥姥接过话,“这孩子在烟台能待住,不怎么回来,不像她……”
见此情形,我必须郑重其事向她正告几句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只不过有些病痛,有些不幸降落到我们的身上,就感觉无法接受了。你养育了小姜这十几年,对她疼爱有加;同样的道理,你也是她最在乎的亲人,你的一举一动她都很在意,尤其你动不动就说这种丧气的话,给她的压力很大的。咱换个角度说,比如说她终于长大了,终于能够照顾自己之类不行么?你总那样说,别说是小姜年纪还小扛不住,就算小姜的班主任和我,听了之后也觉得压抑。”
“俺庄稼人哪会像老师那么照着书本说话,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小姜姥姥显然意识到了什么,抬手指了指小姜,“十几年来,我一直这么说话,她早已经习惯了,再说我说的也都是实话,没必要遮遮掩掩,人总会走到死的那一天……”
我只能直接断掉她的话:“是啊,既然能意识到谁也会走到那一天,就别太在意,后来的晚辈还得心理没负担地好好活呢。你放心,小姜这孩子会处事,愿意照顾你;退一万步说,如果你担心的那一天真的来了,这世界上不也多一个祭奠你的人吗?这么一想,不也就没有怨言,没有无奈了嘛。”
未待她做出反应,我很快说道:“我们待的时间也不短了,我们还得早点赶回去——临来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正在开会。”
说完,我就往正间走。小姜姥姥霍地一下掀开原本盖在腿上的被子,马上做出要下炕的态势:“在这吃了饭再走吧。”
“还吃饭,就你身体这状况,让小姜做吗?”我打趣地说。
“我做,”小姜姥姥说,“你们要是在这吃饭,我就做。”
我朝小姜班主任使了让她拦住的眼色,继续说:“你就别下来了,让小姜送送我们就行。”
我三五步就奔到院子里,听身后传来不停地客套声和强留声,放慢了脚步,又四周大量了这个小院。小院倒厅的墙根拉起的铁丝上,正挂着小的锄头、檛子之类的农具,且那檛子五齿朝外,很容易给人造成伤害,想回头提出忠告,但终于忍住,待后面的人跟上来,也便出了门。
“原来是一个小棚子,”小姜答道,“算命的说不好,就拆了。”
我这才注意到,就在前排住户房子的后墙上,正斜放着一堆泡沫板和彩钢瓦,显然这小棚子拆了没多久。
“你回去吧,”小姜的班主任拍拍她的肩膀,“早点养好病,早点回去。”
“我现在就想回学校!”小姜双腿使劲原地抖动着说道。(待续)
2021年4月25日21:23 于书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