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约谈10
标签:
棉花窥见语调笑意真实意图 |
分类: 教育随笔:约谈 |
约谈10
图文/韦步峰
照片编号:IMG_20210325_121156(校园里的柏树)
小姜无话可说,在我的意料之中,她嗫嚅了两下嘴角,果然没有说话。但从她忽然惊慌的神色里,我隐约窥见她此前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泄露自己的隐私,相反,或许她认为这也可以成为自己在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
见此情形,我稍稍放缓了语速也降低了语调:“或许你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你长大的速度比之前更快。太多为人处世的方法,都需要不断学习。一时犯错不要紧,经老师和家长给你点出来,就得用心记着,古希腊有句‘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名言,即便自己不想长大,也确确实实得面对长大所带来的困扰,时间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懒惰或是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好,就静止不动,它总是在一路狂奔。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口无遮拦,即便造成影响,也会因说一句‘童言无忌’而勉强遮掩过去;但现在,无论做事还是说话,都要考虑好了再说再做,正所谓做事情要经过大脑。你懂我说的意思?”
“嗯,懂的。”
“我有个建议,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受……”
小姜霍地抬起头,直盯着我的眼:“愿意啊——”。
她此刻的举动,应该说是一个特例,凡我所教过的学生,极少有敢与我长时间对视的,偶有出现,也必然是一闪而过,仿佛我的眼神摄人魂魄,或是担心被我窥见自己的想法而有意躲闪。而且,她的脸上竟然顿时浮现了笑容,尽管有些牵强。
“第一,不要把自己所谓的病情当回事,更不要有事没事盯着医生的诊断结果浮想联翩,要开阔胸襟,多想一想自己的未来,正视现实,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尽到的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本分。植物们尚且知道蓄足了养分才能生根发芽,何况作为有情感有意念的人,就更应该懂得,求学期间主要精力必须放在学习上。至于其他的琐事,不是不让你想,我是建议别当成是主流。前面我提到了你在快速长大,其实供给长大的‘养分’就在所学的文化知识里。我猜想,从你去医院看了医生之后,应该也没少想医生所说的话吧?接受医生的建议,积极进行治疗就是了。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一定要坚信:按时吃药,听医生的建议,总会好起来的。
“第二,尽管自己的‘主业’是学习,但也应该主动承担一些家庭责任。譬如你现在住在姥姥家,眼看着他们年岁越来越高,身体也逐渐不如以前,做事的时候,常常会有力不从心。这个时候,你主动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作为家庭成员的本分。倘若能提高学习效率,把学习任务尽早完成,抽时间与姥爷一起去大棚里劳动,分担了姥爷的工作量不说,自己也会有所收获。一个积极生活,会生活的人,他的作文里会闪现着淳朴的生活气息的。如何下种,如何施肥,蔬菜们开了花之后,如何侍弄才增产,这些都大有学问。倘若将书本所学加以应用,就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本身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学习,对你的成长大有裨益。
“刚才我问过你父母的工作,恕我直言,他们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都不高。之所以看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了,其实都得益于两个字‘熟练’,而非从理论层面真正弄懂。而真正懂的那些人,就成了人才,挣钱多,工作条件也好很多。”
看着小姜的父母都在不住地点头,我反而决定尽快结束这次谈话了。他们也只是在听‘热闹’而已,至于我的真实意图,即便明白,也不会去做,多说无益。
“第三,我得说说你目前的交友了。通过我的观察,你与人为善,哦,就是说,你愿意跟所有的同学成为朋友,也有一副热心肠,是不是这样?”
“嗯……也许是吧。”
“为何这么说?”
“别人怎么看待我,我怎么会知道?”
“通过他们对你的态度啊!我想你也不会没有比较,比如在班上,相比于其他同学,你的朋友数量的多少,就是衡量的依据嘛。而我今天所提到的你的交友,是有所指向的,我想你也不会不知道。”
小姜依旧稳稳地站着,没有接我的话,两眼开始看向窗外。
她很聪明,当然知道我的真实意图,此时此刻,关于这一点,她也不会轻易接纳我给出的建议——她的肢体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不反对你跟男生做朋友,大家都在一个教室、一所学校里学习,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总会碰面,随便一声问候,热情打声招呼都无可厚非,情理之中的事。但要记住一点,在这方面,你还小,很多意识并未成熟,也不太会处理这类的事,犯不着为此牵扯过多的精力。你将来会遇见更多的人,更优秀的人,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所学习,努力学习,就是重要的条件。读大学的人,大学的朋友多,搞科研的人,认识的搞科研的朋友自然就多,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一句话:你可以跟男生交朋友,但需要把握分寸,更要及时与父母、姥姥、姥爷沟通,不能擅作主张,惹出祸端来就不好了……”
小姜的双眼依然盯着窗外,脸上也依旧是那种浅浅的笑意,并没有什么改变。我忽然觉得,自己的话仿佛碰到了一团棉花。(待续)
2021年4月12日22:21 于办公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