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人》101·蠢动(09)【小说】

标签:
古典戏曲啤酒痛心疾首核心价值观班主任 |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
《31个人》101·蠢动(09)
文/韦步峰
“且慢!”众人刚要端起酒杯,怀揣了在他们看来我的确应该送过去的多多少少的歉意,就要把剩下的酒喝掉,我快速伸手到半空中,学了古典戏曲亦或是传统评书类似唱腔的声调说道。
众人也是一惊。
“刘校长,”我紧跟着开口斧正道,“我是已经喝了,不是不喝哈!”
听刘青山用了压人一招还歪曲事实的语气说话,我的确有些气儿不顺。明晃晃的实情就摆在那里,他的视而不见,绝不是不小心疏忽,更不会是贵人多忘,而是在直截了当拿我开涮——什么献血慰问,什么深表谢意,都TMD胡扯!(待续)
“是啊,”刘青山先旧用了笑眯眯的神情接了我反驳,而后又满脸堆上无奈,“问题是,我们大家一起干杯的时候,你的酒杯……是空的——你也知道今晚这局的由来,怎么可以如此怠慢一客呢?”
“就是啊,总得有点酒才说得过去……”很长时间没说话的小马哥,这个时候忽然抓住机会,有些用了情理之中的神情——这种表情的一般套路,是不待别人做评判,发出表情者便已经替别人肯定了这表情的正确性,一言以蔽之,对众人而言,是“被认可”“这样吧,我先干了,然后再倒一杯啤酒陪大家一起干了,至于小哥哥您……”
倘若还不知道何为众矢之的,这便是了!
我有些无奈地笑笑:“行,既然马主任如此热情加豪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好吧,我自己斟满就是。
“这样做不太好吧?”刘青山在一旁开始敲边鼓。
“酒,都是自己喝进肚里去的,没人想灌也没人能灌——既然大家对我如此有情有义,那我干脆来一个借花献佛,一一回敬各位一杯。回敬的方式,也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不妨再重复一遍:大家依次将杯中所剩白酒喝干,再与我一同倒满一杯啤酒,再立刻喝干。喝完一个,我就喝一杯啤酒……
“——以此类推。”
面对我的“泰山压顶”之势,众人之中肯定有人不同意,但他们面面相觑一阵,也终于没有人再提出异议——面对强势,人的第一选择便是想办法躲避,这绝对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通行法则——竟然让我的建议顺利实施了。
如此一来,我接连喝下去六杯啤酒(受我回敬的每一个人,都只喝了一杯啤酒),差不多足足有二两半白酒的劲道,便突地意识到自己可能会醉在当场,行将落一个酒风不正,亦或是酒品不行的结局——面对刚刚失血没几天的情况,这种可能性是极有可能出现;况且没献血时,也毕竟曾有过很多次不胜酒力的情况,弄得自己第二天痛心疾首,回想起来好不尴尬——便提出时候不早了,也该早点结束,尽快各回各家的建议。出人意料的,我的这建议又得到了满座诸人的广泛响应,纷纷点头表示接受。
——人,是很善于接受建议的物种,但这建议首先必须对自己有利;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建议在某一群体中得到通过,精明的人总能找到撬动反对者阻力的支点,巧劲用上去,自然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我的之前的在工作中所提出的很多建议,被当权者重视的,应该为数不多,多数建议都被扼杀在萌芽之中,根本得不到推行不说,就连纳入审议、讨论的环节都不曾抵达——归根结底,还是我的做法太武断,或者说,我没能揣摩当权者会怎么想。
一阵惊喜掠过心头,原来喝酒也能感悟到哲理——要是头脑清醒时,我才不会承认自己的这一缺陷,更加不会接受倘若有的别人的这种建议。
现在好了,道理是我自己揣摩出来的,自己绝没有理由不认可。
“绿色的乡村越来越漂亮,红火的城市越来越兴旺,前方的道路越来越宽广,亲爱的祖国越来越富强……”
不知为何,一阵欣喜过后,竟然下意识地哼唱起来。
这首歌是政教处王副校长最近发通知要求全校学生必须尽快学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中的第一首——《富强歌》,与其他十一首一样,一律都是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
刚开始,我对这种典型地“唱红歌”的举动并不认同——从我之前听到或见到的这类情况来看,多数地方多数人的做法,也都只是在走走形式而已——但这次,我的内心深处的那些“怨毒”好像并没有来得及流窜出来,我就被这一系列组歌清新、活泼的节奏给打动了。
真好,时隔多年,学生们终于有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歌,只要对他们引导得法,措施到位,他们就再也不会去唱了失恋或是变态类的歌曲,表现得浑浑噩噩的厌世与无辜。
夜色正在蔓延开来——那高高的月光和有些昏暗的灯光,毕竟无法抵得过黑夜的侵蚀,渐渐模糊起来,大路上终于不见一个人影。我于是甩开大步,就在我无数次走过的大街上,做昂首阔步状:
中国梦在路上,中国路在东方,中国造在开创,中国人在兴邦……
真过瘾,内心的涌动的狂热,终于可以借助酒精的活力,奔涌出来,无休止地奔涌出来,终于形成为一道道蠢蠢欲动的洪流。
缺少这样的冲动,已经很多年。
多年来,自己的渴慕快乐的秉性,被牢牢禁锢在单调的教书匠生涯里,孤独而苍白;也或者还被逐渐磨去棱角,正在被人为雕刻成圆滑与事故,全然失去了作为个体的本真……
——我的天,还真不敢继续往下想。
有谁能相信,我在当了十几年的副主任之后,竟然又重新做回班主任的角色,还做得有滋有味,煞有介事。
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难道我真的是别人嘴里,只能做一些小得不起眼的工作,全然没有当校长所需要的雄才大略?还是自己终于没有机会展示,于是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索性将那些毫无益处的不甘与与生俱来但也会造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狂野,做暂时收敛与搁置,姑且耐下心来做一番打磨时光的消遣?(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