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个人㈡》011·鞭策(02)【小说】

标签:
诉苦我行我素混为一谈言之凿凿一大通 |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
《31个人㈡》011·鞭策(02)
“我并不是在向你诉苦,真有苦的话,你也不是当老师的会选择倾诉的对象;况且,我是个不服输的人,不说从教了三十一个学生以来我还没有感到过辛苦,就是再如十一年前我一个人任教两个班的语文,每班75人,这还不算我当时所担任级部主任,分管着全校的语文教研和一个文学社团的工作量般的繁重和辛苦,我也不会对别人说——而且我深知一个道理:苦,总是越诉越觉得苦;一味叫苦,只能是在告诉别人,自己正被苦所困,无计可施。”看到Hanm爸爸确实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便将话转了回来。
“我不妨明说吧,”看Hanm爸爸还是一脸的懵懂,我笑了笑,继续说道,“有老师针对你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提出教育鞭策的意见,是天大的好事。如今,已经没有多少老师,愿意用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自己情绪波动的重要因素了。”
“老师你说这个我明白,” Hanm爸爸好像终于找到了与我对话的契机,忙不迭地说道,“人家老师都不愿意跟学生生那些闲气,出力不讨好的事,没人肯干……”
“我在干!”
“哦,”Hanm爸爸立刻有些尴尬了,吞吞吐吐着,“是……是呢,韦老师说得很多……Hanm回家经常说起你管理学生……很严格,方法还灵活多样,深受学生的喜爱。”
“因此,切不可得知老师反映你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就怒气冲到脑门上,迁怒于人。如果有‘我的孩子真的如老师说的那么不好,还是老师在故意找我孩子的麻烦呢?’之类狭隘的想法,就一定很危险了——行为受想法操纵,即便强装着不表现,也总会有所体现的。”
“呵呵,”Hanm爸爸又抽出一根香烟,点上,依旧吞云吐雾几口,才说,“我明白老师的意思,我确实对你的做法很支持,更不会对你有意见。”
我点点头:“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我就放心了。”
我已经不记得找过Hanm的家长多少次了,起初是她的妈妈急匆匆地来,也是一脸的逢迎态度,更是一番说不完的好话。但找过几次之后,我发现Hanm并没有多少改观,依旧我行我素,依旧肆无忌惮地公然违反纪律。叫她的次数多了,她也是很烦心,往往一进办公室,就嘟哝几乎相同的话“Hanm这孩子,又怎么惹老师生气了,真是不争气的东西!”
“惹老师生气”与“违反纪律”,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但她轻而易举地就将二者混为一谈,我越来越发现,实在没有继续找她来处理事的必要了。
我始终认为,对教师而言,学生违反纪律本已是司空见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且,我绝对反对只要学生一犯错,就喊他们的家长到学校,向其告状,朝其诉苦,还美其名曰让家长协助处理的做法。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反对叫学生家长。学生的表现千差万别,对一些小处不值言的“意外”,教师大可没必要小题大做——如果处理不好这层关系,动不动就亮手里的底牌,只能被学生视作无能之辈,他们也必定会变本加厉地用违反纪律来气到教师,因为他们发现,是老师让他们的家长在众人面前难堪了;但有些违纪事件,是必须要与学生家长做好沟通的,将孩子的行为向其家长做耐心细致的解说和与之共同谋划,真心实意地利用“三人同面”的机会,让学生加深印象,引起重视,知道违反纪律是一把双刃剑,真正起到鞭策的作用。
而且,Hanm妈妈每次来学校,总是站在犯错的一方,除了面露难色,央求自己的女儿今后一定要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之外,还义不容辞地替Hanm求情,说念在孩子小的份儿上,就饶过她的过失,下不为例,直接让我将很多想说的话硬生生咽回去。
这也就是我后来更多一些地找她爸爸的唯一理由。相对而言,Hanm爸爸还算开通些,至少在对待Hanm缺点这个问题上,毫不含糊,绝不容忍,这也正是我所需要的。
有时候想想,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的自己,人到中年依然陷入与学生、家长这种三角关系的层面,也确实是可笑之至。很多与我年岁相当甚至比我还年轻的同事,纷纷脱离与学生接触的工作,或职位升得更高,专心致志研究“当政”去了,或实在避不开,也只是例行公事般的犹如大学教授,滔滔不绝一番之后,又扬长而去,至于学生学没学会,交没交作业,跟他一概没关系。
——只要不跟学生打交道,就是学校里最理想、最轻松的工作。不少人有这样的观点,他们也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通过各种关系,在朝这方面努力。
然而我,呵呵,二十六年的教学第一线,似乎在名状教育工作就一定要有学生存在,不与学生打交道,便不是真正的教育工作的我之专属的教育的定义。
也明知道这样做可能会很辛苦,但我丝毫没有要去改变的想法,事实上,也容不得我去改变。
“关于Hanm犯错的事,真的小事一桩,无非是宿舍里说话了,舍长管她她不听,被人告到我这里来了。”
“可不能这么说啊,老师,”Hanm爸爸立刻一脸的严肃相,“小时候就错误不断,长大了也是这样的局面呢,必须要她改,改不好不行!”
看着Hanm爸爸比我的决心还大的样子,我话锋一转:“是不是每次被我找过,你回家之后便对Hanm大动干戈,洋洋洒洒一大通道理,言之凿凿一连串例子啊?”
“啊?”Hanm爸爸又一次有些发呆,“是啊……”
“假设你正在做的一件事,已经被人定性为是错的,而你又并不认为是犯错,尽管此时有人竭力向你做解释,讲很多道理,摆很多事实,你能听得进去吗?”(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