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个人》176·乱局(07)【小说】

标签:
《皇帝的新装》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白雪公主龟兔赛跑农夫和蛇 |
分类: 长篇小说:三十一个人 |
《三十一个人》176·乱局(07)
文/韦步峰
说到这,我的眼光迅速在全体学生脸上游走了一遍,见有几张脸已经挂了羞愧的颜色,便话题急转:“我是知道的,有几个同学之所以在阅读课上急着跟别人换书看,其实是想在短短的四十多分钟内能够读到更多的内容,换句话说,这种做法仿佛也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但是,同学们,我所倡导大家的阅读课,并不是为了单方面追求所谓的阅读量,而是为了让大家真正读懂,真正走进所读的文本之中去,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所涉及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去对话,从而认知人物内心世界,认知作品做揭示出来的主题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义。
“尽管,咱们市教体局师训科和教研室联手强力推荐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倡导所谓‘高效阅读’,但要真正达到‘高效阅读’所要求的‘量’,怎么可以一蹴而就,抬抬手就能够达到呢!对阅读兴趣和阅读方法都急需要引导和矫正的我们来说,毕竟需要一个过程。而且有时候,这一过程还相当漫长,决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意气用事,为了所谓的‘工程’和‘业绩’就不顾实际,采用浮夸的方式去冒险,到头来只能是名气吹出去,苦果子自己吃,在正所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但经过我们大家的不懈努力,目前很多同学的阅读数量较之在小学时期,都有了显著提高。这种成绩的取得,当然有我们阅读制度的制约,当然有老师教授的阅读方法的辅助,然而更重要的,是源自我们自己的成长。同学们,之所以很多人越来越喜欢读书,越来越离不开读书,这是个体——也就是我们自己——成长的必然选择,——人怎么能离开读书呢!
“鉴于这种情况,我很有必要将读者与本文之间的关系,做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我自己阅读得来的经验。‘读者’是受益者,是从书中获取知识、见识、道理、成果的人;而‘文本’,是施教者,是普及、传播、宣传知识、哲理、意义等内容的载体。不管读者读与不读,作为载体,文本总在那里,而尽管选择读什么样的书,怎么去读所选中的书,是读者的权利,但倘若闭上眼睛,就是视而不见,任凭他人做如何强力的推荐,始终采取拒绝、封闭的姿态,再有意义的文本,也无法将那些知识、见识、成果传授给读者。这就如同一个得了自闭症的人,对外界总是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全然把自己锁闭在一个自己所设想出来的世界里,走不出来,那他根本无法完成与客观世界的有效交流,世界再精彩,他的个人世界里,依然是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海洋,甚至是灰色的人生。
“我再打个比方,同坐一列火车旅行的两个陌生人,事先他们相互间并不认识,也不会有任何形式的约定——也就是在认识之前彼此并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但在火车上遇见了之后,很意外地由最初的简单寒暄到后来的知无不言,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是什么原因让素昧平生的两个人成了关系如此亲密的朋友了呢?是沟通的结果,是在真诚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彼此的接纳、认可所导致的。
“因此,主动打开心扉,去积极交流,扩大认知,才是认识对方的重要途径,也是让两人成为好朋友的重要条件。所以,不要在阅读一本陌生的书之前,就对书持否定一切的态度,认为自己第一印象不喜欢就不想去读,读了也是一定读不懂的先入为主的做法,都是武断和不负责任的;而应该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恭恭敬敬地去试着了解,努力去接触。要知道,名著之所以成了名著,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绝非一人之评判,那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众多读者的鼎力认可才获取的结果。全国人民都认为它们是名著,全世界爱好文学的读者一致尊崇他们是名家,难道到了咱这里就一文不值了?答案只有一个,是我们错了!错在武断,也错的无知。
“明白了这一道理,读书时候再对所读的书挑三拣四,甚至还没有弄懂意思,就盲目地说三道四的做法,对不对啊?”
“不对——”童稚的喊声响了起来。
“既然如此,今后大家阅读的时候,在遇到担心自己读不懂或者此前完全陌生的读本,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啊?”
“努力去读,认真去读,积极弄懂书中所言……”
这是我在给他们开第一堂阅读课的时候,就提出的阅读宗旨,好在他们真没忘。
“好了,”我必须让自己有针对性的宣讲结束,《皇帝的新装》的讲授,就要结尾了。
“我们学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之后,谁还有困惑?”我边问边做了一个启发学生举手发言的动作。
果然有人举手。
——是Jade。
“老师,为什么《皇帝的新装》是童话故事,而《蚊子和狮子》就一定要是寓言故事,童话和寓言究竟怎么区分?” Jade问得有板有眼。
“嗯,”我显然应该马上接过来,“这问题问得好极了。我先列举几个大家熟知的这方面的文章的题目吧。”
我在黑板上一口气写了5个题目:《白雪公主》、《农夫和蛇》、《乌鸦喝水》、《龟兔赛跑》、《小红帽》,然后面向全班学生问道:“我想知道,谁能够将这些文章归一下类,区分开哪些是寓言,哪些是童话?”
七嘴八舌,讲台下面立刻热闹成了一锅粥。
他们纷纷指着黑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我安静片刻,看他们热议得差不多了,就用力拍了拍手,问道:“谁能主动来做做这道我当堂出的考题?”
没人举手。
我笑了,特意叹口气,装出很无奈的样子,然而很快,我的脸上就燃起了希望:“要区别童话和寓言,大致上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它们的概念不同;第二,是它们各自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第三,这两种文体的特点也不相同。想真正弄懂并不难,但要听我慢慢说来。”(待续)
·本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