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444·石破天惊(下)【小说】

标签:
痕迹山峦九年迹象结果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石破天惊(下)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444
文/韦步峰
回到家,一切都还是当初的样子,只需一两天,又都就适应过来了,然而我的心思,随着暑假时日的不断延伸,竟然越来越恍惚。
起初是各种小道消息的接踵而至,某某校长调任某某学校,某某主任被提升为某某副校长之类的传言,尽管只是传言,但被说得有声有色,又令人不得不信服;再后来,于开学之前,公布令正式下达后,我一直悬着的担心,终于尘埃落定——我被调往一中,继续担任现有的职务。
孙富凯校长也调走了,去他家乡的乡镇的中心小学,继续担任校长。
出现这样的变故,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但又决然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不得不与这个持续工作了九年的山村学校说再见,还真是一种残忍。难道我用九年所能够换来的,只是这样一个太不情愿的结局?
还有什么比离开这个风气不正的鬼地方,更令人欣慰的呢!得知消息的小唐,竟然有些兴奋,唯恐我生出失落,竭力劝慰着我。
若从明哲保身的角度来权衡,离开毕竟好与继续留任,但我用勤勤恳恳的九年所能够换来的,难道仅仅是逃离?
尽管在一中和二中之间,早就有过去一中是升而到二中乃降的说法,但这并不是我所期待的结果。期待什么,连我自己都不曾想清楚。
——这大概也是一种不舍。
杨晓华果然调走了,去了城里的实验中学。
得知消息之后,显然有些兴奋过度的杨晓华在甬道上遇见了我:“师傅,再见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是祝福还是不舍,一瞬间让我陷入只能选择沉默的反应,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前者。
老李也调走了,去一所学区小学担任副校长,是他任一处乡镇党委书记的同学精心运作的结果。尽管由副主任一下子荣升为副校长,看似是跨级提升,但那只是一所学区小学,充其量只是去掉了他职务前面的那个“副”字——转正而已。
但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地方虽小,坐落在村子中间,绝对可以用被民居淹没来形容的那所小学,毕竟从此由他说了算——单凭掌握财政大权而言,这显然是个不错的结局。
老杨往二中而来,提升成了政教副主任。
想不到培训期间他听说的种种迹象,还真有不少应验了。
至于教师调动里,并没有小唐的名字,我便急匆匆奔赴镇教委,找到赵悦光主任,言明想让小唐随我一起调往一中的想法。赵主任并没有立刻给我结果,推说自己正有事情急着处理,只在本子上记下了小唐的名字,便让委婉地对我下了逐客令。
正如我所期待的,镇教委的调令第二天就来了——我的心愿达成。
在去一中报了到,与那里的领导见了面接了新工作之后,剩下的便是急火火收拾家什,准备择日搬家了。
巧的是,我正好和老杨对调,他过来住我住过的房子,我住他的。
鉴于是老同学,很多事情用不着计较,谁的锅好些,谁的太阳能陈旧些,都不足为虑,轻描淡写地交换过来即可。
“哈哈,”老杨面对着我,“我去二中可以教微机,而你却捞不着呢。”
“本来我也没有这个打算,我还是继续从事我的老本行比较好。”我淡淡地说。
夕阳在山,晶亮的霞光里,有几只不知名的鸟雀在翻飞。
倘若换成别的时日,这种看上去诗意很浓的景致,也一定会令我诗兴大发,说不定还能吟哦出优美景致的句子。而今,伫立在杨树下呆望着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的我,忽然有些伤悲。
我就这么离开了,离开原来如此简单?
是啊,只需要那个盖有教育局印章的白纸上,写上我的名字。
等待我的,我无法预料;正要告别的,确是印了我青春痕迹的无奈。
别了,我生活过九年的乐土,从此别离,不知何年月能再回来驻足;别了,我青春年少之中的梦想,将它们统统抛在脑后,其实并不是我的选择。(待续)
================================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