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416·情谊涟涟(下)【小说】

标签:
令人咂舌水平旋转鼾声相媲美入眼的风景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情谊涟涟(下)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416
一直到下午一点,我们才将所有的木材搬运上楼。
我们全都累得有些虚脱,眼睁睁看着大鱼大肉端上桌来,却都没有食欲。
“累坏大家了,使劲多吃点。”孙富凯校长脸上堆满了谢意,不停地举着筷子催我们吃。
那些木板太沉重,厚得惊人不说,还都长得令人咂舌。沿楼梯往上扛,门儿都没有。还是种咖啡豆的老宋才思敏捷,正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他提议用绳子往楼上拔。
幸亏北面的公共阳台裸露在外,只要套上绳子,就可以架在阳台栏杆上,用力往上拽。
可是没有绳子。
“买!”
很快,孙富凯校长从距此不远的建材市场上买来了又粗又长的绳子。刚下出租车,种咖啡豆的老宋就赞叹连声:“还是住在大城市好,什么都能买到呢。”
我邪了他一眼:“嗯,是呢,感情我们居住的小地方,连绳子都买不到了!”
“也许你能这么快买回来,我知道咱是不行!”种咖啡豆的老宋已经闻到了我的不屑,当仍坚持自己赞叹的理由。
尽管有阳台栏杆撑着,但拖拉绳子,总得徒手用力。一块木板拽上来了,楼上的四个人又一齐用力,将木板举起,挪放到阳台上,撤去绳子,再高高举过阳台栏杆,水平旋转九十度,一头进到屋内,再徐徐往里,直到整块木板都进入屋内,才放下。再出到阳台上,楼下负责系绳子的孙富凯校长早已经又将下一块木板绑定。如此往复,楼下的木板渐渐减少,楼上的人早已经汗流浃背。
——众人一起用力这样的事,的确不能偷懒,已经悬空了木板正一点点往楼上挪,哪头用力哪头不用力,看得很分明。
想偷懒的人,当然不会是我,尽管我往上拔的那一头的木板很宽,但总是最先抵达阳台栏杆。李明光拉的是小头,但总是沉下去沉下去,害得我一个劲儿涨红了脸嚷嚷:“用力啊,撑不住了!”
“我手上的劲儿就是不行,”中间休息的时候,李明光还念念不忘此事,主动感慨道,“看来饭吃得少,就是不行!”
如今饭菜上来了,他也随了孙富凯校长的语气,催促我们吃——真拿自己不当外人。
在孙富凯校长眼里,李明光真就不是外人。等我们慢吞吞吃完严重延误了的午饭,出到大街上闲逛,李明光顿时又来了精神,跟在孙富凯校长的身后,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当年在烟台读书时候的情景。
我自然没话可说,尽管我在烟台教育学院函授过,但函授的经历怎能跟他的全日制资历相媲美,只默默地跟在他们身后,自顾看着让自己入眼的风景。
这条大街果然繁华,在车流如梭的两边,都是琳琅满目的各色店铺,除了各具特色的招牌,还有高大琉璃的华贵。人行道上,行人匆匆,仿佛都在急火火地赶时间,与我们闲散游逛的一行显得格格不入。
但很快我就找到了排解的理由——我本来也不是当地人,何必急着跟他们为伍?
游玩了南山公园,天色已晚,料想回家的最后一班车也早已经发出,我们也只能在此地留宿一晚了。
——游览公园,是孙富凯校长的主张;尽管我们都表示反对,但他还是因为累坏了我们而不能释怀。
很快,孙富凯校长联系好了位于毓璜顶风景区的烟台市教育局的招待所,为了节约开支,五个人只定了两个房间。
我终于逃脱了夜阑深处时候的噩梦,再不用担心孙富凯校长那怪异的鼾声了。
夜晚还是来了,整个招待所外面的世界,几乎都浸在了橘红色的灯光里,尽管大街上依旧车水马龙,喧哗声不止,但因了这流光的魔力,似乎让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一切都是那么沉静自然。
李明光又提议晚饭后出去遛街,说是总要买点东西带给老婆孩子,除了孙富凯校长很快响应,其他人热情都不高,但还是随了他俩出去了。
我没去,早早洗了澡,忙不迭地卧床睡了。(待续)
================================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