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284·一见如故(上)【小说】
标签:
冷漠指导员卫训队厨师班家乡话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一见如故(上)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284
文/韦步峰
我当然不能要大额头的钱,而他非要给我不可——看样子,他也确实没有想讨小便宜的意图——正在推搡之间,潘校长说话了:
“你还是拿着吧,你赚钱有赚钱之道,我们当兵呢,有当兵的纪律,我们不能为了你的‘道’就坏了自己的‘纪’;而且,我们的‘纪’也绝对不会对你的‘道’构成任何形式的不利……”
我叹一口气,将钱装进口袋:“好吧,话怎么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拿着了——这个大帽子扣得可是不轻。”
我们几个人边说边喝,一会儿就都熟悉了。
潘校长单名一个峰字,淄博张店人;大额头是湖南人,姓李,因为名字中带有“上尉”的谐音,管理层内部不少人喊他上尉。
潘峰主管厨师班所有事物;李尚伟的工作,有点像连里的指导员,负责战士们的思想工作;业务培训等与专业有关的事项,由安徽人张振扬负责,他个子很高,但很瘦,常常说着我需要好好听才勉强能够听懂大致意思的家乡话。
另外几个人,除了一个文书,另外一个是管理层下辖的小头目,虽也有一定的职务分工——类似于学校里的班主任,也或者只是班级里的班长——但还属于学员级别,直呼其名也就是了。
他们几个除了张振扬一个人一瓶瓶地喝着啤酒,都喜欢喝白酒,一次次举着酒杯邀我共饮。几杯酒下肚,我渐感觉有些不胜酒力,忙站起来推说要急着赶回去,离开了那间屋子。
还没下台阶,就看到院子里早已经站了几个等我拍照的战士。他们正在推推搡搡,有说有笑,见我出来,“呼啦”一下围住我。
等到我终于能够收了相机骑上自行车往回返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
在几乎到处都是石头的山路上,我车子骑得飞快。
厨师班里的这些人还真不错,热情诚恳,比卫训队那两个冷漠的家伙要好不知道多少倍。我认识卫训队孙队长在先,还忍痛送了他俩胶卷。而他也只是接了胶卷过去而已,脸上丝毫没有出现过感谢或者来自别的什么理由的欢迎,依然一脸的冷漠。而且,我分明能够看出这冷漠之中,似曾隐藏着一丝敌意,或是一种担心。
担心我做什么,我又不会抢他的队长职务,更不会来他地盘上捣乱……
很快,我就弄清楚状况了。
白皙面儿告诉我,孙队长的老家就是距离我学校最近那个村子。他的名字,跟我读师范时的一名同学,他的同村人孙彦辉只差最后一个字——他是“青”字。
大概因为太近,很容易知道他的底细吧。
我隐隐感到好笑。
但我依旧乐呵呵地来,又急匆匆地离开。简单的招呼过后就只是拍照——我也没时间到处溜达,更不会窃取他们所谓能够具有的军事机密。
冷漠归冷漠,孙队长还是对我挺客气——至少没有阻止他的部下来找我拍照。孙队长跟那个姓廖的司务长关系不合——有战士们悄悄告诉我的。
矛盾的起因,没想到竟然是因为钱。
孙说孙队长大权在握,但伙食和各种物资,都在廖司务长手里控制着呢。
聊司务长其貌不扬,两道浓眉下面,是一对细小得只显出一道缝的明显有些深邃之光的眼睛。
不知为何,我对这俩人一点好感都没有。
孙队长,大略因为他的对我的傲气和不信任,而廖司务长为人也不错,只可惜他随军的家属说话、办事太苛刻,且脾气暴躁得像爆竹,稍有得罪就可能破口大骂——有战士曾看到过她与初来咋到的孙队长恶语相向,互不相让。
利益头上挂,无情断友情。
心里一阵微寒,我车子骑得更快了。
我要赶在他们吃完饭之前,将照片洗好后送去——越早清账心里越踏实。(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