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280·突发奇想(下)【小说】
标签:
集市油条老师傅拍照当兵的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突发奇想(下)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280
文/韦步峰
“看天气不太好,应该不适合拍照吧。”与老李一同骑上自行车朝军营走的路上,我心里忽然开始打鼓。初次外出拍照,毕竟有太多的未知数,尽管此前无数次回家的时候经过那营房,但作为拍照与那里的人接触,还是第一次,思前想后,还是找了阴天的借口。
“没事!”老李一边用力蹬着自行车,专心致志躲避着一路上鳞次栉比的石头,一边用了坚定的语气对我说,“反正我俩也没别的事可做,就算不能拍照,随便玩玩也行啊。”
过了那个坐落于两山之间的叫做邵伯的狭长的村子,老李终于跳下自行车,甩手擦了几把汗:“没想到这路还这么难走啊!”
“比较起来,这还算好走的呢,等上前面的坡,看到靠山村的时候,你就知道了。”我也下了自行车,陪着老李一同推着车子步行。
“这路我还真的从没走过,今天算是陪着你开了眼界了,哈哈……”老李一直很风趣,他黝黑的脸膛已微微泛出淡红色。
路两边的连山高高耸起,阴沉的天空下,越发的轮廓清晰起来。
“早有人说‘靠山不靠山,邵伯山中间’,果然不虚传呢。”我说。
山路,由山坡上延伸下来,从军营中间通过的部分被修理得很是平坦,路面和路边的操场,都有清晰的用扫帚精心拖过的痕迹,洁净而平整。军营里静悄悄的,并没有几个人影。
我们将自行车停在一棵法桐下面,闲看整个营房的状况。早有站岗的战士赶过来质询,我便实话实说。
“哦,我们这里有一个经常来的老头给我们照相。囔,他就在下面的教室门前呢。”站岗的战士很友好。
顺着战士指明的方向看过去,果然见到一名50左右年纪的男人,正站在一辆自行车的旁边,好像在等着什么。
“走,过去看看。”我说。
“师傅,您是来照相的吧?”我明知故问。
“是呢,”那老师傅说,“来送之前照的相片呢。”
我看他手里正拿着一沓纸包包着的相片,很厚的一摞,便问道:“这里当兵的照相的多吧?”
“哦,不是很多,不过每次来,都有那么几个想照的——这里有些偏僻,他们的花销也不是很多。”老师傅很和善地说。
我不明白地方偏僻跟花钱少之间到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宁愿相信了他的话——毕竟经验有时候真的占主导。
我们又闲逛了一阵。
尽管有战士三三两两经过我们身旁,但除了好奇地探头问询,也便没有人甘愿相信两个陌生人。
“今天的天气,是不是不太适宜照相,”我看到老师傅也是清闲得很,又过去主动搭讪。
“是啊,光线不行,拍出的照片不清晰……”
听了这话,我真的有些泄气——看来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怎么办?不能白来一趟啊。
“到靠山村里去看看吧,远远看着好像是赶集呢。”我说。
老李倒是神情悠闲,才不大一会儿,他已经转悠了大半个营房的空旷地带,正在跟一名很年轻的战士说着话。听到我的建议,他立刻答应。
我俩重又其上各自的自行车,一路下坡,直奔那个远看起来规模并不算小的集市赶去。
路,越走越窄,刚到集头,人就多得立刻拥堵起来。
路两边都是买各色蔬菜的摊位——他们大多都是周围村落里种植大棚的菜农,茭瓜、黄瓜、大头菜等一应俱全。他们或是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热情叫卖,或是埋头整理刚才被挑拣得有些凌乱的蔬菜,或是在包里、纸箱子里数着钱……
正与老李闲聊,迎面一个炸油条的摊位忽然激发了我的食欲。
——老李陪着我出来老半天了,还害他走了那么远的山路,想必他也饿了,应该我请他吃饭的。
转悠半天,索然无味,我俩便回到集头,吃了油条,决定再返回军营看看。
——即便需要回家,经过那军营路才最近。(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