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279·突发奇想(中)【小说】

标签:
交通亭彩扩社多次曝光军营老李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突发奇想(中)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279
文/韦步峰
早在读师范的时候,我就一直羡慕那几个手里有相机的同学,他们端着相机拍照的姿势都很帅气,神采飞扬起来,别有一番艺术家的派头。尤其高我一级的姜校长的大儿子,他手里拎着的,可是个高倍变焦的大块头。他留给我的最初的印象,是面色一直很浓重,以至于分不清他脸上挂着表情的到底是不满还是兴奋。然而高档相机往脖子上一挂,硬生生地才华横溢起来。
——我亲见他的身影常常出现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常常出现在公寓楼后的小河边……
如今,我手里终于有了相机,也终于可以朝着艺术家的行列挺进了——然而很快,我便后悔起来。就凭我的傻瓜相机,无论如何拍不出有特效的照片,甚至,就连所拍照片的清晰度,也被固定成为一种近似模糊的效果,毫无艺术性可言。
我很快就后悔了。
“既然你爱好,那就买个单反吧。”薛姐给了我善意的建议。
可单反相机对我来说,是奢侈品,别说家里没钱,就算有钱,小唐也决计不会同意我的想法。倘若真的说出我这想法,搞不好会惹她愤怒起来,喊骂一通也极有可能。
唉,成为专业摄影师,对我来说,依然只是一个梦。
——不甘心,也只能屈服于现实了。
然而,我终于鼓起勇气跟小唐说出我这异想天开的想法的时候,小唐竟然同意了。
起初,她没有言语,盯着我的脸看了半天,问了一句:“咱不是有相机吗?”
待我说出我的主张,她沉思片刻,极像自言自语的模样:“嗯,如果你真的喜欢,就去买吧。这是咱的全部家当,也不知道够不够。”
我立刻兴奋坏了,一边结果小唐递过来的800块,一边近似于手足舞蹈地抱着她狠狠亲了一口。
当机立断,我立刻去城里找到了彩扩社的张建民。
他向我推荐凤凰303K的一款国产机型:“理光好是好,只是太贵——还是先用着这国产货,等以后有了钱再换也不迟。”
他总是这样,仿佛能够看到别人的心里去;然而他很快做出的一个决定,就立刻让我感激不尽了——允许我先将相机拿走,还差的400元,算他借给我的。
从此,我的脖子上终于挂上了一部还算像样的照相机了。
清晨,我迎着照样,去田野端详露水的模样;傍晚,我又踩着小河里的鹅卵石,琢磨拍照流水的技巧。
儿子当然成了我重要的试验田,他笑的时候我端相机,他哭的时候,正闹得小唐分身无术,我依然能够屏住呼吸,一次次对着他旋转光圈,摁下快门。
“如何实现一张底片上有两个一样的人呢?”我问薛姐。
她老公也属专业摄影师,开了一家门头并不是很大的照相馆。起初,在跃进桥东面的一间面积很小的平房内,后来扩大经营,就将照相馆搬到了城中心最繁华的十字路口,那是物资局对外招租的一间门店,濒临交通亭。
“这需要多次曝光,先用遮光片挡住镜头的一半,拍照之后,再摁住相机底部的这个按钮,转动卷片手柄,再遮住另一半的镜头,就可以了。”薛姐解释得很详细。
哦,原来如此。
我又重复一遍她的意思:“摁住释放按钮转动卷片手柄,就是为了获得一次摁下快门的机会,对吧。”
“老师就是聪明,”薛姐笑着说,“当初老张给老薛解释了半天,他愣是没听懂。”
薛姐说的老薛,就是她的老公。
我当然很得意,但嘴上还是谦虚了好一阵子。
春天终于来了。
一个星期天,我百无聊赖,忽然想去距离学校不远的那处兵营里转转——当兵的喜欢照相,何不利用手中的相机,去体验一把,可以赚点零花钱,还可以锻炼手艺。
我跟老李一说,他欣然赞成,并愿意陪我一同前往。(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