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126·受之不武(上)【小说】
标签:
姜校长语文学科名额老于惊讶 |
分类: 长篇小说:流年 |
受之不武(上)
——长篇连载小说《流年》126
文/韦步峰
既然我没有一定要拿到末班车车票的打算,公开课评选结果,我便不会在乎;但既然有人唆使我产生了去争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冲动,我便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机会。
人是很矛盾的,常常昨天和今天的心情判若两人;人又是很好斗的,尤其是在上了战车,发起冲锋的时候,也绝没有主动要去求一个失败结果的道理。于是,我便拿自己那堂被评得几乎一无是处的公开课,很当回事。
嘴上不说,心里对姜校长的敌意,又加深了一层。我不是不想进步,甘愿守着自己的敝帚,非要自珍;然而我又不甘心当一个软柿子,被随便什么人,以自以为高明、神圣不可侵犯的方式,随意捏来捏去而无半点脾气。
于是我便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与旁人私下里论起此事。而谈来论去,竟也得到一个天大的秘密。
达标课,全校一共五个名额。按照文件中规定的分配原则,语文、数学、外语每学科一个,地理、生物、历史等常识类学科总计一个,而剩下的一个名额,在物理、化学两个学科中评选。而此前在物理实验大比武活动中的优胜者宋老师,县教育局教研室早有明确规定,将当之无愧占用一个名额。
名额分配方案在全校教师会上公布的第二天,姜校长就反悔了,认为这样以来,对理化教师不公平,非要打破名额按学科分配的原则,按照评课得分,由高到底来安排。据说,还为此专门开了一个由全校领导参加的办公会,讨论的结果,很多人以不能不能出尔反尔为由,姜校长的修改名额分配原则的建议并未得到采纳,而由他本人提出的,由他亲自担任此次评选小组组长,对公认讲授效果极差的公开课实行一票否决的补充规定,最终得到了通过。
“其实,这是个陷阱。”赵凤奎神情凝重,说这话的时候,不停地朝窗外望过去,再望过去。
我哪能让别人因为我而担风险,索性再不去说。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教化学的小于,一直是姜校长眼中的红人,被宋老师“霸占”了名额,他当然“于心不忍”,总要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非要使出浑身解数,来一番“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不可。
姜校长也绝非只评点了我一个人的课,据说他一反常态,所有公开课竟都参加了,而且在评课中也总是高谈阔论,都是守着要坚持“双基”教学的调子不松口。
几天后,本轮听评课活动全部结束。果不出大家所料,小于最终胜出。
——占用的,正是语文的学科的名额。
语文教师自然纷纷表示气不过,但发完牢骚,又只能以细胳膊当然拧不过粗大腿的无奈,来安慰自己。
尤其在我,除了跟大家一样,需要自我安慰,还要承受来自语文学科内部,其他老师对我的安慰。
于是,从小就一直很高傲的我,很不适应起来,虽是默默不语,但毕竟不耐烦了。
“这是语文教师集体的耻辱——当然,这原本应该分给语文的名额,我宁肯不要,也不能让语文剃了秃子啊!”教研会上,憋了很久的我,终于说话了。
说完,是很长时间的沉默。
——这种情况,我很熟悉,刷地站起来,合上评课记录本,丢下身后十几双惊愕的眼神,大踏步走出了会议室。
我知道,我不该这么做,让我失去当选机会的,也绝不是会议室的几个人。但我必须这么做,如若不然,就连作为男人最起码的火性,也要随着名额的丢失而失去了。
——我当然不肯!
原以为,主持语文教研会的老于,会在事后找我谈话,议论我的无礼;但没有,恰恰相反,在我等来等去等不到批评终于耐不住,非要自己找老于“自投罗网”的时候,老于很沉静,扬着眉毛憋了半天,最终挤出令我惊讶无比的两句话:
——你是对的!
我是对的?
是的!换作是我,也会这么做!(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