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变奏曲【随笔】
标签:
他们变奏曲餐厅馒头剩菜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一切”变奏曲
文/韦步峰
徜徉在餐厅,感觉很充实。
周围都是悉悉索索吃着饭的学生,他们一手捏汤匙,一手擎馒头,咬一口馒头,吃几口菜,样子恬静、自然得有些醉人。
我喜欢站在他们身边,看他们吃饭的样子。
拍了照片发给亲友,却得到戏谑。
——吃饭本来是件轻松的事,何必给再给他们制造紧张气氛。
他们真的紧张,有我在的时候?
我只不过是在逡巡,在体味属于自己的恬淡心情;偶尔,也催促过他们,将菜盆里没有分完的菜分完,建议吃不饱的,赶紧去窗口领取。
但有一种情况,我是必须要干预的。
——浪费。
剥掉馒头皮、倒掉包子馅、菜没吃完就西丽湖龙倒进剩菜盆里,将菜汤、米饭撒在桌子上……
我曾义正言辞:
饭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任何形式的糟蹋粮食,都必须是严厉打击的对象。
——浪费粮食,就是犯罪。
也曾和风细雨:
再吃点吧,吃饱了不想家;稀饭都喝光了吧。
——省得口渴找水喝。
如果非要找出,属于我职业习惯里的,根深蒂固的对他们的管束,也便只有这些了。
也或者,他们早已习惯了我的这习惯。
每每全桌的人吃完,放下匙子,齐刷刷朝我站立的地方看过来。
我朝他们面前的快餐盘、剩菜盆里望一眼。样样过关,一点头,或者一挥手,他们刷地一下全站起来,值日的开始收拾桌子,其余的径直走出餐厅的大门,到院子里作轻松心情状的散步了。
身前悠闲,身后娴熟。
——我又站在两者之间了。
起初,他们也不算太听话,往往此起彼伏地站立起来,或是扯起嗓子与身边人说笑,更有玩笑开得过了火的,将饭菜肆意撒在桌子上……
前年刚接手他们的时候,单单为食堂吃饭这一件事,就耗费过我许多精力和时间。
我让他们入餐厅前,按桌次排好队,人数先齐者先入内;让他们轮流分菜,人人体验作“分手”的滋味;让他们相互监督,相互效仿,发扬好习惯,割除坏毛病;让他们懂得谦让,懂得吃饭不说话、不浪费是美德……
我亲自落实,意欲用具体的行为约束,来告诉他们怎样去做。
不厌其烦,诸如此类地进行下去,且乐此不彼。
有好意奉劝:不必每事亲躬——工作嘛,布置下去就行了。
那结果若非我所愿呢?
那就是班主任的事了。
可说到底,还是我的事啊!不管责任在谁,出了问题总要解决——与其踩上慢周期、乱调子,不如来个短平快迅速夯平、务实。
——我的时间,可没那么多。
我不喜让学生给我说的话留缺口,更不喜欢我处心积虑营造出的管理策略被敷衍、被消耗,任何可能将我有助于让学生健康成长、扎实做人的规定、措施陨落到不堪境地的行为,一律是我必须针锋相对的。
有点铁手腕,有点像军阀。
军阀,在中国失踪已多年,也没几个人见过,还是别沾人家的光;铁手腕倒是有一点,但绝不是乱要求,胡严格。
曾见过“一切为了孩子”的标语,这说法很有味道,只可惜,就我所见,感受到的也只是句口号。
紧接着又见到它的两个“变种”:“为了孩子一切”和“为了一切孩子”。
中国人很喜欢玩文字游戏,的确,将这六个字简单变换一下位置,就可以收获非凡的语义效果,但根本语义始终没变。
——“为了孩子”。
可有些骨干的现实,却是有多少人想做到,有多少人正在做,有多少人做到了。
我当然不敢抢了“做到”的殊荣,若果非要寻个结果出来,那也仅仅是“正在做”,虽然只是一点点。
——我有我执着,我用我的独门暗器,均与别人无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