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九年Ⅶ【随笔】


标签:
职称晋升邪恶目标考核政工科文件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我的这九年Ⅶ
文/韦步峰
几个月后,两校合并,膨胀的领导干部队伍,被调整。
校长调离,我调离,另有他人也有的被调离,并未上心。
关于对我的安排,后来有知情人透露,最先有与D过从甚密者主张调我往边远地方,有人一再坚持就近安排更妥帖才算作罢。
我终于明白:捐款工作执行不力,原来是个可以利用的大好机会——我的刚正、我的坚持,原来一直在损害着一些人的利益。
我终于明白:我在新单位,被安排了那么多、那么繁重的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原来也是借刀杀人。
我终于明白:一学年之后,部门主管差点又要丢掉,其依据并不全在我的工作成绩——都是岳飞当年开的先河。
我终于明白: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强大威力——没有人游离于社会之外,不屈从邪恶,就注定被邪恶视为眼中钉。
不惧怕工作负担重的我,骨子里有很强烈的工作欲望。
但我的气量太小,受不得别人的白眼;我的筋骨太弱,架不住幕后的黑手。
气不顺,一切都是虚妄——我不是神仙,只能是平凡的人。
但我最终还是被安排了部门主管。
憋了一口气,我当然要做出个样子来。
但不平凡的2006,还是在我心里烙下了极晦暗的印记。
要晋升职称了,我欣然罗列自己的条件,但有人对我近三年的目标考核位次提出质疑。
原单位晋升职称,学校领导关于目标考核的计分,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原则——非5即4(优秀计5分,其余均按第二档计4分),但我的单位换了。
只能去政工科查看档案。
2005-2006年度的档案时,我惊呆了。
“这考核表怎么是这样?”
“是你们单位自己交上来……”
“这样交上来的表格,你们也收?”
“这要去问你们单位领导!”
主管目标考核的H,玩了一个帽子戏法:将领导干部按两个等级排序,所有的优秀一个分数,所有的非优秀一个分数。
按政工科开具证明不写等级只写位次的惯例,我的位次,竟排在倒数第二——我当年的职称晋升,又一次被挡在了门外。
我的第一次被挡在职称晋升门外,是在2005年。
当我满心欢喜地正要准备晋级材料,H用手指着条件间的一行铅笔写的字,让我看。
“XXXXX者除外……”
——我在这个所谓的“除外”的条件之内。
该抓狂了,但我依然无计可施,只能遵照文件——可这本属于文件规定之外的内容,是怎么加上去的呢?
2006年调任新单位之后,找到了答案。
——新单位的两名条件跟我一模一样的同学,压根就没看到所谓的铅笔批注的文字。
因此他们早在2005年,就光荣晋级;而我,却只能被迫等待2007年。
2007年10月,终于凭借2006-2007学年目标考核为优秀的优势,顺利晋级。
而这个迟到的晋级,对我来说,却整整晚了7年。(详情请待未来发布的《我的那九年》)
2007年,我主管初一,也迎来了从实验中学转学而来的我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