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问【随笔】
标签:
闹剧吴兆麟革命军暖手袋武昌起义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夜问Ⅷ
文/韦步峰
脱去衣服,全身赤条条立于热水器的喷头下。
拧开阀门,密集的水流冒着热气倾泻而出。
我喜欢微烫的水流亲近肌肤的感觉,轻快的撞击之后,暖意传遍全身,舒爽极了。
然而就在热水喷上肚皮的一刹那,一阵骤然疼痛,惊得我差点失声。
低头一看,叫苦不迭。
因嫌一次性发热贴温度太低,无法满足暖胃需求,索性绕开包装上的“注意事项”,直接贴在了肚皮上。
那“贴”上的不干胶刺激得皮肤有些过敏。
苦笑连声:真是个闹剧。
一向穿衣谨慎的我,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着上衣不扣扣子,不拉拉链,任凭渐渐隆起的肚子饱受寒气的侵袭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肚皮上的脂肪堆积得越来越多,怎奈还是架不住冷风的利飕搜刮,直至其感冒日久而生寒了。
胃寒让我很不舒服,常常有消化不良,积气难消而有刺痛之感。
吃过木香分气丸和多潘立酮片,均不见好转。那日忽地用一暖手袋热敷,功效奇特。
但于腹部隆起个暖手袋,实在行动不便,索性听了朋友的建议,购来一次性发热贴。
暖胃,有好多方法。
可用炒热的麸皮或烹熟的馒头,用棉布包了贴在胃部,在持续不断的热力作用下,胃部便舒活了,上通下达起来,尤在打几个嗝,放几个响屁之后,浑身也跟着舒畅起来。
但麸皮难求,馒头太繁,幸亏有了暖手袋、一次性发热贴。
时代的发展,仿佛总在为懒人服务;或是为了让人变懒。在繁琐遭取缔之后,各种便捷一统天下——但人们又常常忽略儒家“欲速则不达”的教诲,治病也求立竿见影,变满心以为是药到病除了。
这是西医风靡,中医败落的社会基础,似已无药可治。
然而治病神速的西医,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副作用太大。
但在病痛与副作用面前,人们仿佛太过医治心切而常常有意忽略、容忍了后者。
不是闹剧,又什么呢?
言及闹剧,非但如今有如此,历史亦然。
后稷务农,公刘迁居,周部族渐渐兴旺;古公亶父筑城安民,周王族事业蓬勃而起。
占据中原的商王朝倍感难以武力征讨,索性将其附属国挚国之君的女儿太任,嫁给古公亶父之子季历为妻。
季历与太任育得一子,名昌。
昌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就是他一手促成了剪灭殷商的大业。
几千年后,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
驻守楚望台军械库左队官吴兆麟,见楚望台被革命军占领,正准备逃走,被革命军哨兵逮住,因军阶最高能指挥动士兵而被拥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
半个世纪后,吴兆麟的形象出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那座手举驳壳枪带领士兵冲锋的浮雕,就是以吴兆麟为原型。
武昌起义的闹剧,还在继续。
担任武昌协统的黎元洪,见大势已去,在南湖炮队的排炮轰鸣声里,慌忙跟参谋刘文吉换了便装想逃跑。
结果被革命军抓住,摇身一变成了湖北军政府临时大都督。
武昌起义,从闹剧中爆发,又伴随着一路闹剧,最终成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史诗。
逝者如斯,那么后来呢?
两年前,听说群众路线推行后的惩治腐败,自上而下的。
两年后,一个个高级腐败果真落马、被关押。
“上”的层面进行中,“下”的局面据说也要在年后全面铺开。
如今的高官被拿下,都不是什么新闻;如果长时间没有高官被拿下,才是重大的新闻。
我们的国家怎么了,我们的政府机关怎么了?缘何如此多的寄生虫?
从什么时候开始,还是一直就有?
其实这是个自欺自人的问题,从远古到如今,只要有人,只要是社会,行贿受贿、徇情枉法就是普遍现象;铁面无私、两袖清风,虽有践行,但毕竟是少数,更多情况下,这只是一种倡议,一句口号。
制度不改,监督不严,就只能一个贪官被干下去,千万个贪官站起来!
——中国不缺乏人才,更注定不缺少贪官。
相信诸如此类的闹剧,还会继续。
想求得一丝安逸的我,又将被扮演成怎样的角色?
随了闹剧趋之若鹜,还是寻一处人迹罕至的高岗,作壁上观?
我注定凡人一枚,成不了大气候,但芸芸众生界里,总该有我的栖息之所,安身之地吧。
那么,这“所”在何处,横在门前的,是公路,还是雨后泥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