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羊年春节【随笔】

(2015-02-18 05:00:00)
标签:

除夕

年夜饭

上供

祖先

天灵爷

分类: 乡土情怀_春节漫笔

我的羊年春节

/韦步峰

 我的羊年春节【随笔】

拐弯抹角,让自己的心情快乐起来。

——要过年了。

过年的时候,漂泊在外的人都想回家,守着自家的老宅,陪着老人,不管路途有多远。

燃香放炮,热热闹闹;

供奉祖先,新衣新袍。

这很符合“过年”的内涵。

只有家人守在一起,才有强大的力量战胜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了年。

按照老人的逻辑,希望我们都能在除夕前一天回家。

——图个安稳。

 

两天前,我就收拾好了回家要带的东西。

除却送与老人的礼物,更多的是自己过年期间所需,衣服、鞋子及其他日用品。

虽竭力精兵简政,但也落落大满,装满了后备箱,就连车座位上也堆得满。

饭菜是不用我们备的,多年来,一直都是爸爸操办。

据说,年前的几个集市,爸爸总与妈妈一起,推着小车满集市挑选要买的东西。

唯恐不够,担心不够好。

 

爸爸是个很讲究风俗的人,除了购物,供奉祖先所需,都由他一手置办。

先命我们贴好对联;他则不动声色地取香炉,摆烛台,挂上字画、槠子(方言谐音,写有家谱的“画”),再在供桌上的小碟子里放上糖块、水果、干果等小物件,专待忙碌中的大年饭了。

按照风俗,最丰盛的饭菜当属大年夜,往往鸡鸭鱼肉将来摆一桌子,家人围坐,推杯换盏,甩腮帮子痛飨。

但在我们老家,若干年前,就被人们将丰盛提前到中午,而且家人的女人们从早饭之后,就开始一刻不停滴忙碌,直到正晌午时,饭菜才初具规模。再等些时候,将近午后1点的时候,才正式开宴。

都是宴会的主人,也都是饱食的客人。一边说笑一边吃着丰盛的饭菜,乐不可支。

 

窗外,就有鞭炮声了,或远或近,一直持续到吃完饭的时候。

期间,家人又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大年夜的饺子,最好吃——有一股浓浓的家的味道。

华灯初上,锅里的饺子就要煮熟。这时候,爸爸早将妈妈专为过年准备供奉的饽饽摆在院子里放置的小桌子上,且用白包袱盖了,专待饺子一煮熟,立刻焚香烧纸,做浇点的,自然是滚烫的饺子水。

三路香点燃(正屋供桌前、院内天灵爷牌位前,灶口前),三堆火已起,啪啪浇点过后,妈妈总拎着水舀子,往街门外一扬。

妈妈此举,小时候的我就问过。

说是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想想也应该。

有家的人们欢聚一堂,无家的游魂自然嫉妒,倘若照顾不周,做了年的线人,也是极有可能的事。

 

饺子上供,摆上餐桌。院子里的男人们,最感豪壮的时刻也就到了。

一时间,鞭炮齐鸣,耀眼的电光、弥漫的烟尘顷刻间布满整个院子。

现在的孩子,多有不喜欢燃放鞭炮的,说是害怕,又说是怕脏。往往躲在家里,趴在窗户上看别人操作。

我不止一次地想,倘若到了他们持家,趴在窗户上看谁放鞭炮呢?

鞭炮过后,一家男人又按照老友高低,依次在院子里的小供桌前,面南向天灵爷磕头。

完毕,小供桌撤下,刚才用过的贡品——硕大的饽饽,又被请上了正屋里的供桌,摆好后,又一轮相同顺序的磕头。

这是祭拜祖先,末了,还要给父母磕头。

这个时候的爸爸妈妈,往往在一边很高兴很高兴地站着。好像专待这一刻,又觉得不太好意思,忙不迭地说着“不用啊,不用啊”的话,前来接住的手,却迟迟不肯触及磕头的晚辈。

 

待一切仪式进行完毕,全家人又围拢在炕上的餐桌四周,吃着年夜饺子和午间就做好了的佳肴。

红烛光闪耀,暗香夜扑鼻。

——又想起年夜饺子的好吃。

 我的羊年春节【随笔】

==================

春节继续,且待初一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