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上)【随笔】

标签:
包裹门卫手机蛮横无理教育行为 |
分类: 心语独白_散文随笔 |
意外(上)
文/韦步峰
将对学生的教育行为简单化,以为完全可以依照固定的法则来行事,或可以不动心思,随意而为,都是施教者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有些看似微小的事件背后,往往蕴藏着大问题。
——题记
接到门卫的电话,我立刻停下了手里的工作,支棱着耳朵听了两遍,果断地对门卫说:“检查那包裹。”
有人送给男生小A一个包裹。小A,我很熟悉。早在学年初就与他打过很多次交道,他不是军训时不听指挥,就是在规定穿校服的日子,以种种借口着便装,而且挨训时的态度又常常蛮横无理。就在前几天,他还以被讹诈为由,对别班的男生动过手。
说实话,我对处理该打架事件的两个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和结果很不满。但鉴于事件性质并不大,而且处理得又比较及时,我对他们只做了简单的“越到最后越应该严格要求”的提醒。小A引起我的注意,是送包裹的,是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门卫的检查结果,很快就来了,包裹里的是手机。放下电话,我很快到了传达室。果然一部智能手机,用便携式提兜包了,捆扎起来,还附带了一张小A班级和姓名的纸。学生是禁止带手机上学的——学校里有公用电话,紧急事件还可以动用办公电话。手机进入校园,无非是用来玩。我很快找到了小A的班主任,让喊小A的家长到校处理此事。
当着妈妈的面,小A又一次暴露出了急躁和蛮横,连续两次用极蛮横的态度质问自己的妈妈:“难道你不知道吗?”。第一次是关于手机来源的质疑,第二次是关于小A攒钱的方式。按照小A的说法,这部手机是他从刚刚毕业的小C手中将要花二百元购买,而且这二百元钱,均会来自小A妈妈平时给他的零花钱。我当即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既然钱未付,为何小C主动将手机送来学校了呢?小A难圆其说,我便断定这手机背后,有小A不可告人的秘密。但鉴于调查的不可操之过急,我便暂时搁置质问,转而透析他对妈妈态度的蛮横和刚刚处理完的打架事件上来。小A妈妈脾气很好,面对儿子对自己的蛮横态度,依然笑盈盈地说着话。但她的话语关切间,明显带了更多无奈。作为学生家长,唯恐孩子走入歧途,唯恐孩子上当吃亏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明知道孩子做了错事,一味软弱、妥协,我就不赞成了。针对打架事件,小A声称不是发生在校内,而且已经处理完——在他看来已经没有重提的必要。
“发生在校外的学生违纪事件,学校也是有权力处理的。从你对该事件的态度上来看,你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且,”我说,“你的对妈妈和老师的态度,依然没有做到此前你对我保证的那样,要温和,要尊重他们的承诺。鉴于你只会伤害最关心你的人,只会将自己的蛮横无理发泄到自己亲人身上的行径,我想对你做出回家反思的处理决定。”
“我不想回家……”小A嗫嚅着。
“那么,请给我个理由。至少你要说服我,不让我做出这决定。”
“我还要复习……”
【未完待续】